2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寻迹红脉践真知,铸魂社区启新程”社会实践队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梅关古驿道风景区进行赏梅学习,旨在感受自然之美,研习历史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有一处集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胜地——梅关古驿道风景区。这里不仅有着傲雪绽放的梅花,更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怀着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崇敬,我们踏上了前往梅关古驿道风景区赏梅学习的社会实践之旅。
当我们抵达梅关古驿道风景区时,古朴的牌坊映入眼帘,“古驿道”三个大字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沿着石板路缓缓前行,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梅花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图为古驿道大门通讯员 冯梅 摄
古驿道始建于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由张九龄奉命带领军民用两年时间开凿而成,后又用一年时间进行道路铺整。在当时科技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张九龄采用北方“火攻堰取”的开山方法,克服了重重困难,使这条原本需要三年才能开通的山路提前完工。从此,梅关古驿道成为了通往岭南最重要的交通道路,古往今来,人口迁移、军队调动、商旅往来、使节访问等大都经过此道。它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图为志愿者在讲解古人开凿驿道的故事通讯员 冯梅 摄
随着深入景区,大片的梅林出现在眼前。此时正值梅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梅花竞相绽放,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它们或含苞待放,或尽情舒展,姿态各异,美不胜收。
我们漫步在梅林之中,细细品味着梅花的风姿。有的梅花独自绽放在枝头,宛如一位位孤芳自赏的仙子;有的则簇拥在一起,形成一片绚烂的花海。微风拂过,梅花的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仿佛下起了一场浪漫的花雨。
梅花不仅以其美丽的外观吸引着我们,更以其坚韧不拔的品质令人赞叹。在寒冷的冬日里,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这种傲雪凌霜的精神正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
在赏梅的同时,我们还参观了古驿道上的众多古迹。古老的关楼屹立在山巅,雄伟壮观。它曾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交通要塞,见证了无数的战火硝烟和历史变迁。站在关楼上,极目远眺,山峦起伏,驿道蜿蜒,仿佛能看到昔日商旅络绎不绝的繁华景象。
我们还看到了刻有诗词的石碑,这些诗词大多出自古代文人墨客之手,他们在途经梅关古驿道时,被这里的美景和历史所触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等诗句,既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又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图为社会实践队在欣赏有关诗句通讯员 冯梅 摄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梅花,领略了古驿道的历史文化,还通过与同行伙伴的交流和讨论,加深了对自然和历史的认识。
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束,我们怀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归程。这次梅关古驿道风景区之行,让我们在赏梅的过程中亲近了自然,在探寻古迹的过程中触摸了历史,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提升了自我。
图为社会实践队合影通讯员 冯梅 摄
我们将把这次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梅关古驿道的历史文化和梅花的精神内涵。同时,我们也将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文化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为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梅关古驿道风景区的赏梅学习之旅虽然短暂,但它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们期待着未来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更多的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胜地,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