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亳州文化绽放异彩,千年底蕴焕发新生

发布时间:2025-02-0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亳”是中国最古老的汉字之一,最早出现在甲骨卜辞当中。“亳”字可拆分为两部分:“高”字的上半和“宅”字的下半,合起来就是“高宅之地”。如今“亳”是一座城市的专属字,特指安徽省亳州市。这座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城市,以其独特的中医药文化、酒文化和三国文化等,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熠熠生辉。众多文化爱好者、学者以及当地居民齐聚于此,共同领略亳州文化的魅力,探寻这座城市背后的故事与传承,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与碰撞。
一、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的瑰宝
         亳州作为中药材之乡,亳州市中药材贸易由来已久,有着“药不到亳州不齐,药不过亳州不灵”的美誉。近年来,当地不断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聚力建设覆盖中药材种植、中医药制造、中医药流通贸易等环节的全产业链体系,实现从“一块药圃”到“千亿药都”的转变。
‌         经团队成员了解,2024年,亳州中医药产业规模达到2103亿元,同比增长12%。2025年,预计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将达到2300亿元,产值超10亿元的药业企业将增至7家,销售额超亿元的大品种将达到10个以上‌。时至今日,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亳州“百万药农、十万药商、千家药企”的发展态势愈发强劲,“世界中医药之都、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桥头堡’”的建设路径更加明晰。中医药已成为亳州最具辨识度的金字招牌。
         在亳州,每天上市中药材2800多种,日均客流量近6万人,让人举步即可买到全国稀缺药材,亳州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亳州养生花茶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健康属性畅销网络,列如: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品种超过500种,年产值约百亿元,连续5次获评全国“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寄递量6.2亿件、居全国单品种第1位。
         亳州药膳、汤王温泉、华佗五禽戏……在亳州,寓药于食、寓药于水、寓药于动,千年古法的养生秘笈随处可及。还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道家思想的精髓,在这里,可以让心灵悄然净化、天性得以滋养。
二、酒文化——飘香千年的韵味
         中国著名的酒乡-亳州,酒文化源远流长。亳州的酿酒工艺十分讲究,从选料、制曲、发酵到蒸馏、储存,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传承着古老的技艺和智慧。而在亳州的传统酒俗中,酒更是在各种节庆、祭祀、宴请等场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最为出名的是古井贡酒。
         团队成员调查搜集发现:古井贡酒已经拥有年份原浆古20、年份原浆古8、年份原浆古16、年份原浆古5、年份原浆古26,以及年份原浆年三十、年份原浆中国香古8、年份原浆中国香古7等核心产品,加之黄鹤楼酒、明光酒品牌相关产品,古井贡酒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价格带、更多消费场景、更多香型风格、更多审美特色的实力得到进一步巩固。
         据团队了解,2024年9月,“秋酿大典”在亳州举办,已成为古井贡酒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和文化IP。据了解,古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凤玉秦凤玉、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司原司长、全国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马纯良等相关负责人出席这次大典。
         古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表示,近年来,古井持续聚焦拓实品质求真、品行求善、品牌求美的“真善美三品工程”,让“真”的底气更加丰实,让“善”的底色更加丰厚,让“美”的底蕴更加丰富。古井集团正奋力建设华夏酒城,迎难而上,积极有为,再造一个“数字化、国际化、法治化”的新古井,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为现代化美好亳州的建设,做出古井贡献。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凤玉秦凤玉、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司原司长、全国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马纯良也发表了相关讲话。由此可见,古井贡酒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古井贡酒在亳州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亳州文化,使之千年流转。
三、三国文化——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一座亳州城,半部三国史”。亳州给了曹操父子以生命,曹操父子则给了亳州以未来。曹操是这座城市的最大荣耀。亳州城内,至今仍保存着许多与曹操有关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曹操运兵道、曹氏宗族墓群、华祖庵等。曹操公园、魏武祠、曹操运兵道、魏武大道、魏武广场……这些和曹操相关的地方,足以证明其在家乡的地位。
         经团队成员了解调查,曹操运兵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军事设施,被誉为“地下长城”。这条运兵道纵横交错,结构复杂,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位于亳州市老城内主要街道下,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伸通达城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军事设施。运兵道包括谯望楼和古地道两个部分。整个地道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布局奥妙,变化多样;立体分布,结构复杂;规模宏伟,工程浩大。已发现八千余米,被誉为“地下长城”。2001年6月25日,曹操运兵道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春有术汉何亡? 志士空怀济世方。医国其如曹相国,千秋遗恨在青囊。”这首《谒华佗祠》是清代诗人宗能征怀念华佗而作。华祖庵始建于唐天佑元年(904年),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民间集资对华祖庵修缮,嘉庆二年(1797年)复修,同治年间再次修缮。1962年,亳县人民政府拨款对华祖庵进行维修,增设华佗纪念馆,郭沫若为纪念馆题名。2008年,亳州市委市政府在原华祖庵的基础上增设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华祖庵,是纪念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华佗的庙宇,华佗是亳州人,他医术高超,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手术的先河。华祖庵内展示了华佗的生平事迹、医学成就以及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瞻仰和学习。
         为了传承和弘扬三国文化,为此亳州举办了曹操文化节等活动。文化节期间,举办了曹操学术研讨会、三国文化艺术展览、古装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游客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曹操及其所处的三国时代,也提升了亳州三国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亳州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如今,亳州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等举措,亳州不断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软实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亳州、爱上亳州,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作者:陆宇强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