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含春)为深入了解非遗花灯在旅游节庆中的创新应用,广西师范大学华灯古韵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1月9日至1月12日前往南宁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地调研。
一、调研背景:文化与旅游融合下的非遗机遇
随着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非遗文化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其在旅游节庆中的创新应用备受关注。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拥有丰富的非遗花灯文化,如何将其与旅游节庆更好地结合,提升旅游体验,促进文化传承,成为本次调研的核心目的。
二、调研地点与方法
团队成员走访了南宁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包括百益上河城、三街两巷、白龙书院、青秀山风景区、南宁之夜。通过实地参观和现场采访的方式,深入了解目前南宁花灯在旅游节庆中的应用方式和发展现状。
图为青秀山风景区花灯展中的中心灯组“青秀女神” 唐一文 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采访三街两巷游客,了解游客对花灯的印象与看法。 唐一文 摄
三、调研结果与启示:创新应用的多维度价值
1.丰富旅游体验
从各个调研地点的情况来看,非遗花灯在不同场景下的创新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无论是百益上河城的奇幻光影,还是三街两巷的历史沉浸,亦或是青秀山的自然人文融合,花灯都成为提升旅游趣味性和文化内涵的关键因素。
2.文化传承新途径
这种创新应用也为非遗花灯的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传统的花灯传承往往局限于特定的节日或小众的手工艺人群体。而在旅游节庆中的创新应用,使更多的游客接触到花灯文化,如大型花灯展中,花灯的样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莲花灯、兔子灯,而是结合当地民俗特色和当今的时代潮流,出现了更加多元、更加夺目的花灯样式,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从而使年轻一代对花灯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为非遗花灯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3.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在经济层面,花灯与旅游节庆的创新结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南宁之夜为例,花灯吸引来的大量游客促进了夜市的繁荣,带动了餐饮、购物等行业的消费增长。同时,与花灯相关的文创产品也开始崭露头角,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四、未来展望
广西师范大学华灯古韵社会实践团队将继续关注非遗花灯在旅游节庆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为南宁的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创新方案。同时,团队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非遗花灯文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陈含春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