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协调并进,海洋经济澎湃前行
党的二十大作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海洋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然而在日本核废水排海背景下,传统产业信任受到冲击。海洋经济正展现出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的新趋势。为调查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了解核废水排海背景下公众蓝色食物消费意愿,向大众普及海洋经济发展的多种新形式,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21日前往威海市荣成区石岛农贸市场和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海洋经济现状。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科技馆。 中国青年通讯员周钰晴 供图
威海核能启新篇,经济跃升探秘径
耕海牧渔社会实践队队员一行抵达威海市国家电投核能科技馆,聚焦威海市在核能方面,特别是在海洋经济中的应用开展调查。在科技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核能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工作人员自豪地介绍:“威海市作为新能源发展的前沿阵地,积极拥抱核能这一清洁能源,不仅建设了先进的核电站,还推动了核能在供暖、海水淡化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实践队员们得知,作为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的示范项目,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在威海荣成市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一项目不仅为当地提供了稳定、清洁的能源供应,还带动了核能高端装备制造、核能综合利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当被问及是否了解“大能源观”时,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深知,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核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绿色发展和构建海洋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向实践队员们展示了威海市在核能安全监管、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实践队员们认识到,只有确保核能的安全、高效利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图为海鲜市场内部。中国青年通讯员 周钰晴 供图
实地探访核能观,传统产业寻新章
耕海牧渔社会实践队到达威海市荣成区石岛农贸市场。正值海鲜购买高峰,摊主们熟练地将新鲜捕捞的海鲜摆放在摊位上,热情招揽顾客。当社会实践队队员们问起最近海鲜的销量,摊主李阿姨说道:“临近年关,买海鲜的人也变多了,大家都想备点年货嘛。但是前段时间日本排核废水的事一出来,客人来的特别少,没多少人敢吃海鲜。”除此之外,实践队队员也了解到,日本核污水排放事件导致的渔业市场需求下降,渔业经济受到一定冲击,不仅令渔业生产环境带来了不确定性,还使得消费者对海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质疑,但近两年来,当地严格把握水产品供应链,不仅通过技术创新升级来推动辐射监测、水质处理和海水淡化等技术的研发应用,确保实时掌握环境状况,减缓核污水影响,还积极调整改变水产养殖结构,促进淡水养殖的发展。
在听取了当地海鲜商家的详细介绍后,耕海牧渔社会实践队从核能利用的角度出发,向商户们系统阐述了新型能源,如核能所带来的诸多益处,告诉他们未来的海洋经济发展不仅将依赖于传统渔业和海洋捕捞业的持续繁荣,更将见证清洁能源充分利用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商户们听后纷纷表示:“核能要是用好了,能给咱提供清洁能源,环保又高效,但关键是要确保安全,不能影响到咱这海鲜赖以生存的大海。”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当地海鲜商户。 中国青年通讯员 吴梦婷 供图
海洋经济展宏图,多元并进促繁荣
此次深入海洋经济的调研之旅中,耕海牧渔实践队不仅亲眼见证了海洋捕捞业等传统经济的蓬勃发展,更对核能等清洁能源在海洋领域的开发利用有了深刻体会,同时也对如何协调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海洋经济的全面升级进行了思考。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是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够为海洋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我们可以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其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打破彼此之间的界限和矛盾。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提高本领才干,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海洋经济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张孜硕)
图为耕海牧渔社会实践队队员合照。 中国青年通讯员 赵昌远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