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流传一首民歌: “八月里来八月终, 八月十五杀鸭公,鸭头鸭脚老板吃,叶翅棒棒待长工。”芷江人家家户户都爱养几只鸭子,热情的他们总是将鸭子作为招待客人的最高礼遇。而芷江鸭作为芷江著名侗乡特产食品,其独特技法造就的“辣、香、嫩、鲜”,更是不知让多少人流连忘返。
当历史碰上美食,总能唤起人们味蕾的记忆。芷江鸭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仕途失意的屈原被流放至沅水流域,当地村民用鸭子热情款待了他,那里面有一味最为关键的香料,便是“沅有芷兮澧有兰”中的芷草。在之后,清顺年间,乾隆皇帝南巡,途经沅洲府(芷江)闻其香而醒神,食后称之为天下佳肴,道“三月肉香而久久不忘”。让它一跃成为宫廷贡品。
芷江鸭的配料是极讲究的,需配齐仔姜、葱、蒜、青红椒(最好是辣椒由青转红时最好)、芷草、米酒、菜籽油(茶油为最好)、酱油这八味配料。先将鸭头,鸭脚,鸭翅等放入油中翻炒至金黄,再佐以五花肉增香提味,这时锅中的油正好,香而烫,放入剩余鸭肉和生姜开始慢炒,去腥附香,保持肉的紧实口感。待肉炒至金黄色,放入米酒提香,盖上甑子小火慢煨。汤汁沿着甑子的边缘咕噜噜的冒泡,直至汤汁收完,慢煨才结束。放入剩余香料大火烹炒,直至香味渗入鸭肉中。最后铁锅盛出,小火保温,这道菜算正式完工。
通过对芷江鸭这一美食的调研,我们对这一非遗美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惊叹于芷江人民对美食的创造与革新。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芷江鸭这一非遗美食将真正的走出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