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诈“防火墙”,守护乡村平安梦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也日益多样化,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有效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7月10日至11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数梦青行”社会实践队赴修水县复原乡开展了一场流动防诈、法治宣传活动。
增强防诈意识,共筑平安家园
7月10日上午,实践队员首先前往修水县复原乡雅洋村进行流动防诈宣传活动,实践队队员用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挨家挨户向当地的老人及儿童详细讲解了各类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及防范措施。同时,向他们发放防诈手册及宣传扇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防诈知识。
一开始,雅洋村的村民并不知道预防诈骗的重要性,在实践队员耐心的告知下,雅洋村的村民都意识到预防诈骗的重要性,并向实践队员也诉说曾经有过类似的情况,正是因为没什么文化,当时还没有人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新的诈骗方式,导致很容易就上当受骗了。实践队员进一步讲解了与工作和生活相关的诈骗类型,如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冒充领导诈骗等,并指导村民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 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

图为实践队员为雅洋村村民讲解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 杨雨萱 供图
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态势,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诈意识和识骗能力,随后,实践队商讨之后决定重点关注村里的年纪大的村民,组成了多个宣传小组通过多种形式普及防诈知识。在村里,实践队发放防诈手册和宣传扇,以生动形象和简洁明了的文字一一揭示各种常见的诈骗手段,如网络诈骗、冒充公冒充公检法诈骗、刷单诈骗等。同时,利用喇叭放防诈防范要点,提醒居民时刻保持警惕。

图为实践队员为年纪大的村民讲解防诈知识及预防手段。 杨雨萱 供图
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7月11日上午,为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维权能力,实践队与修水县政法系统联合开展“与法同行,共建和谐社会”宣传活动。在当地村干部和政法系统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各家各户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
政法系统工作人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村民们普及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合同纠纷等方面,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法律法规等热点问题。同时,实践队员为村民发放法治宣传手册及法律知识手册,方便村民们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法律知识。

图为当地村干部和政法系统工作人员为雅洋村居民讲解法律知识。 杨雨萱 供图
当地村干部和政法系统工作人员表示,普及法律知识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今后将继续加大法律知识普及力度,创新普及形式,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此次法治宣传活动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法治意识,也更加明白了自己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责任和义务。“之前对一些法律问题一直糊里糊涂,今天听了讲解,心里亮堂多了!”一位村民感慨道。

图为实践队员为村民讲解法律知识。 杨雨萱 供图
此次法律知识普及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市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也为建设法治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法治的阳光将照亮每一个角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公平和正义。
只有每个人都具备防诈法治的意识,才能真正形成一道坚实的防线,让诈骗分子无处可钻。未来,“数梦青行”实践队将继续加强防诈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防骗能力,为建设平安乡村贡献一份力量,共同构建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