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洋溢 不负韶华:科技助力侗乡未来
2024年7月16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暑期实践队——“传承红色精神,弘扬科技梦想队”,来到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实践经历,充满了挑战与收获,也让我对教育与科技有了更深的体悟。
我们走进了侗乡,向孩子们普及物联网等前沿科技的知识。通过讲座、实验和互动,我们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的神奇魅力。记得在一次讲座中,我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展示了智能家居的未来场景,孩子们被深深吸引。一位四年级的小男孩天真地问:“老师,我们以后也能用上这些吗?”他的好奇与渴望,让我感受到传递知识的快乐和责任。
实践期间,我们组织了孩子们动手制作智能小车的活动。在我的指导下,孩子们亲身体验了从电路连接到编程操作的完整过程。虽然对他们来说有些困难,但他们的热情和坚持深深打动了我。有一次,小华在编程时遇到难题,他反复尝试了多次,终于成功让小车按预定路线行驶。看到他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体会到坚持不懈所带来的巨大成就感。

图为侗乡学生成功组装智能小车后与实践队员合影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有一次,我们的设备突然出现故障,大家迅速分工合作,有的检查电路,有的查找资料,最后成功解决了问题。在遇到困难时,大家相互支持,彼此鼓励,这种团队精神让我感动不已。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孩子们对科技的热情与不懈努力让我备受鼓舞。尽管有些实验对他们来说难度不小,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勇于挑战并最终取得成功。小玲是一个勇敢的小女孩,在实验失败后毫不气馁,重新尝试,最终取得了成功。她的坚韧和勇气不仅激励了她自己,也深深触动了我。面对困难,唯有坚持,才能走向成功。
这次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实践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责任。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我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在他们的纯真和坚持中收获了感动与启发。在一次午间的活动中,我们围坐在教室里,孩子们纷纷讲述他们的梦想。一个小男孩说:“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发明很多有用的东西。”他的梦想让我感受到教育的意义和希望。
在活动的最后,我们举行了一次分享会,让孩子们谈谈他们的收获与感受。三年级的小玲兴奋地说:“我特别喜欢今天做智能小车的活动,虽然有点难,但看到它动起来的那一刻,我真的很开心!”五年级的小明则害羞地分享道:“编程挺复杂的,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成功了,我觉得编程很有趣,像是在给小车发指令。”孩子们的真诚与热情,坚定了我们继续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信心。

图为侗乡学生分享收获感悟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科技教育对孩子们的积极影响。无论是他们对科技的热爱,还是在活动中展现出的团队协作精神,都让我受益良多。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成长,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继续投身科技教育的决心。
回忆起在侗乡看到的孩子们,他们每天翻山越岭走很远的路去上学,而我们只短暂地体验了他们的生活一角。这种对比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教育资源,也坚定了为这些孩子带去更多科技知识的信念。
离开侗乡的那一刻,我的内心百感交集。我们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这点点滴滴的改变,或许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未来,我们计划继续深入更多偏远地区,通过科技实践,帮助孩子们拓展视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
这次实践经历让我更加明白,科技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力量的赋予。未来,我将继续坚持投身于此,用科技点亮更多孩子的梦想。

图为实践队员与侗乡学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