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黟起向未来,共赴教育梦

发布时间:2024-09-0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了丰富乡村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全心全益赴黄山市黟县“黟起向未来”本科生实践团队一队来到了黄山市黟县古黄村,在此开展了为期15天的实践活动。他们不仅为古黄村的孩子们点亮了知识的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为实践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提供了宝贵的锻炼与成长机会。
 
趣味课堂,知识和欢笑的交融
 
7月9日清晨,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已经整装待发。他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教案、教学用具以及满腔的热情,踏上了前往黟县古黄村的征途。对于许多成员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走出校园,走进乡村,去亲身体验乡村教育的现状,去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知识的光芒。

(图为上课时一个孩子的笑容,安徽师范大学金悦 提供)

7月10日,随着“阳光之家”暑期课堂的正式开课,古黄村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欢声笑语。考虑到小朋友们年龄差较大,支教时间较短,实践团队的老师们便准备了一系列特色课程。老师们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在数学课上,他们通过趣味游戏和实物操作,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在语文课上,他们引导孩子们朗读经典诗文,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科学课上,他们带领孩子们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无限好奇;在美术课上,他们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梦想世界等等。除了传统的学科知识外,实践团队还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他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体育比赛、才艺展示、手工制作等,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会合作、分享与创造。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深入调研,探寻古村的文化根脉

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实践团队还抽出时间深入调研古黄村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他们与村委会紧密合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走访村民家庭、参观遗址等方式,全面了解古黄村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在调研过程中,他们特别关注了村里的几位杰出人物,如雕刻艺术大师黄士陵的精湛技艺、抗日英雄汪希直的英勇事迹以及数十位退役老兵的峥嵘岁月。这些人物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古黄村人民的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更为实践团队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创作灵感。

(图二 为汪希直先生的孙子汪国志老师分享汪先生的故事,安徽师范大学金悦 提供)

经过15天的努力,实践团队完成了详尽的调研报告。他们不仅记录了古黄村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展望,希望为古黄村的未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宣传并进,传递爱与希望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到乡村教育的现状以及实践团队的付出与努力,实践团队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平台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他们通过发布官方QQ动态、官方微博内容以及抖音短视频等形式,向外界展示了古黄村的美丽风貌、孩子们的纯真笑容以及支教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生动鲜活的记录不仅让外界感受到了乡村教育的艰辛与不易,更展现了实践团队成员们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青春风采。
在宣传过程中,实践团队还特别注重与受众的互动与交流。他们积极回应网友的留言和评论,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困惑,希望能让更多人参与到乡村教育的公益事业中来。通过这些努力,实践团队不仅让爱与希望得以传递,更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黟起希望之光,共绘教育梦想蓝图

回顾这15天的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收获满满。他们不仅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的光芒和成长的快乐,更在支教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他们学会了如何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如何设计有趣的教学方案、如何处理突发情况等教学技能;他们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村教育的现状和挑战以及自己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他们更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了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

对于古黄村的孩子们而言,这15天的暑期课堂也是他们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他们在这里结识了来自远方的朋友和老师;他们在这里学到了许多新鲜有趣的知识和技能;他们更在这里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这些经历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和动力源泉。

(图三 为结营仪式合照,安徽师范大学金悦 提供)

随着“黟起向未来”暑期实践活动的圆满落幕,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动离开了古黄村。但他们的心却永远留在了这里与孩子们紧紧相连。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乡村教育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同时他们也期待着未来能够有更多像他们一样的青年学子加入到乡村教育的公益事业中来共同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

作者:李琪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教科院全心全益赴黄山市黟县“黟起向未来”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一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