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弘扬当代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深入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岛科技大学“红心‘橡’塑,传韵中华”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22日前往平度市文化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活动。本次活动以参观拓片、泥塑和草编作品为主,旨在让团队成员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馆藏刻石拓片精品展拓片是一种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具有独特的人文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活动当天,实践团队在非遗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拓片展区。在这里,我们观赏了山高水长、邀月、林壑尤美、天柱山等精品拓片,我们“零距离”感受了传统艺术金石传拓之美、书法之美,我们了解到拓片作为古代文献复制和传播的重要手段,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底蕴。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书法先贤们以刀为笔镌刻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艺术之醇、题刻之妙、传拓之美。
泥塑展泥塑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以其生动传神、色彩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一踏入展厅,我们就被馆里陈列的泥塑作品深深吸引,这些作品造型细腻,不仅在细节处体现匠心,保留了泥土本来的色彩,表现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泥人世界,每一个泥人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的喜,有的衰,有的看起来容光焕发,有的看起来朴实真诚。讲解员向成员们细致介绍了平度泥塑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和制作过程中挖河中淤泥、捏塑、组装、彩绘等工序的详细过程。平度市文化馆馆藏的泥塑作品近百件,其中有卖糖葫芦的老人、玉米地里的农民、小猪等,它们大多取材于生活中的人物或是民间故事、古典小说、神话传说里面的人物、情节或场景。
草编生活工艺展草编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以其自然环保、实用美观的特点备受青睐。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踏进了充满自然气息的草片展示馆,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清新香气,令人心旷神怡。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一个个精致的草包,他们有着优美的弧度和自然的光泽,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还有那些草编的帽子和坐垫,不仅实用性强,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这每一件作品都是用最质朴的材料——草,编制而成,却展现出了无限的创意与美感,让人不禁为之赞叹。在这里我们不仅领略到了草编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手工艺人的匠心独运,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此次参观非遗文化馆的拓片、泥塑、草编活动,实践团成员们不仅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发掘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加努力地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