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助力环境保护,建设美丽社区

发布时间:2024-09-02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促进城乡环境美化。常州工学院“‘乡’约盛夏,燃烧青春”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于2024年6月27日前往常州市薛家镇橄榄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群体的老年人们宣讲城乡环境保护与美化知识,同时开展其他特色活动。身为实践队的一员,我很荣幸的参与了这次活动。
此次社会实践我们旨在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为实现此目标,我们分别进行人物访谈、主题宣讲、特色活动。首先,邵锦钰对居民进行深入访谈,探讨城乡环境保护及改善措施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以及居民对此变化的感受和期待,为改进环境保护和改善措施提供有效建议。葛舒可对社区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社区现有哪些环境问题,将如何改善这些问题,并讲述对社区的环境保护有何计划与期望。
       其次,程馨影对社区居民进行城乡环境保护与美化宣讲,从当下乡村,垃圾处理不当、污水随意排放和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等问题屡见不鲜的背景之下,且在城镇,交通堵塞、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等现象日益严重。而习主席也表示,以绿色为底色的发展才能持久,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意识到环境保护与美化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美化我们的家园。紧接着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注重环境教育和宣传、发挥群众的力量和推广绿色生态产业等多方面进行宣讲。
       最后,我们带领了社区居民手工创作小挂件与图画石膏娃娃等特色活动。带领居民体验别样欢乐,充分发挥大家的创造性。同时,希望居民可以通过这种怡情益智,展示才艺、完善自我。
除此之外,城乡美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要进行科学规划,根据城乡的地理、气候、文化等条件,科学编制绿化美化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规划要体现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注重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并且加以特色设计,在设计中融入地方特色和文化元素,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通过植物造景、景观设计等手段,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风貌。
进行绿化建设和环境整治。增加绿量,通过植树造林、见缝插绿等方式,增加城乡绿地面积。特别是要在人口密度高、流量大的地带加强绿化建设,提升绿化覆盖率。建设公园绿地,在城乡建设中合理规划公园绿地布局,建设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满足居民休闲游憩的需求。立体绿化,推广墙面绿化、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方式,增加城市绿量。同时,利用城市边角地、废弃地等空间进行绿化美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垃圾处理,加强城乡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推广垃圾分类制度,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加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对重点区域和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空气净化,加强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的治理,推广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同时,通过绿化建设等手段提高空气自净能力。
        推动文化融入。挖掘地方文化,深入挖掘和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城乡美化建设中。通过文化墙、文化广场、文化雕塑等形式展现地方文化特色。举办文化活动,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展览展示、体育赛事等,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通过文化活动提升城乡文化品位和知名度。
呼吁公众积极参与。加强生态环保和绿化美化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和参与度。通过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社区活动等方式普及环保知识。鼓励和组织志愿者参与城乡美化建设活动,如植树造林、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总之,城乡美化需要从规划、绿化、环境整治、文化融入、公众参与和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建的良好局面。通过持续努力,不断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程馨影向居民进行环境保护宣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艺文 供图
图为实践队与指导社区活动后留影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葛舒可 供图
 
(通讯员 高艺文)
作者:高艺文 来源:常州工学院理学院 “乡”约盛夏,燃烧青春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