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江西吉安2024年7月29日电(通讯员 范笑盈 胡雯娇)井冈山,一个闪耀着革命的光辉,承载着先辈们的英勇与奉献的地方。为深入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怀着对革命历史的敬仰和对先辈的缅怀之情,2024年7 月 25 日,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井冈山实践队赴江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启了一段为期2日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尽管两日的行程中一直细雨绵绵,但队员们的热情与决心未曾被浇灭。
一、沐雨前行,探寻革命遗迹
25 日下午,实践团队员们刚踏上井冈山的土地,细密的雨丝便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前进的步伐。实践队员们在队长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这里收藏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珍贵遗物,每一处展陈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图为队员们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合影。曾佳怡 摄
首先迈进博物馆内队员们在碑前合影致敬先辈,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队员们神情专注,他们端详着一件件红军战士用过的破旧武器,眼中满是对历史的探寻与思索,心中感慨万千。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馆内文物。方昱之 摄
7月26日清晨,雨依然淅淅沥沥地下着。队员们撑着伞,依次参观了毛泽东故居和革命烈士碑。井冈山毛泽东故居即茅坪八角楼。茅坪八角楼是一座两层的土砖结构建筑。其外观古朴简约,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屋内陈设简单,有陈旧的桌椅、床铺等生活用品。而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样昏暗的油灯下,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八角楼的屋顶呈八角形,这一独特的建筑结构使其在众多建筑中别具一格。它见证了那段艰苦卓绝却又充满希望的革命岁月,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价值和革命精神。看到此景,实践队员们道:“在这样的环境中,先辈们却能心怀天下,为了理想不懈奋斗,真是令人敬佩。”
图为队员们前往井冈山烈士塔前。 方昱之 摄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了井冈山烈士陵园,队员们肃穆而立,献上鲜花,表达对烈士们的深切缅怀,向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们致以最深的敬意。在革命烈士碑前,实践队员们默哀致敬,心中充满了对先烈们英勇献身的崇高敬仰。他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二、心灵触动,感悟红色精神
通过这两天的参观,实践队员们深受触动。“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在连绵的细雨中,实践队员们对这句诗句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此次井冈山革命文化实践之旅,不仅让实践队员们收获了知识,更让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他们将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队长曾佳怡表示:“这次井冈山之行,不仅是一次文化实践,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和英勇斗争,这将激励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图为队员们前往井冈山博物馆。 方昱之 摄
三、传承使命,砥砺奋进前行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队员们深知,他们要努力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在新时代发光发热。
安徽工业大学赴井冈山革命文化实践团队的这次雨中之旅,不仅让队员们亲身体验了革命历史的厚重,更让他们坚定了传承红色精神的信念。实践队员方昱之表示:“围绕着这些革命遗迹,仿佛能看到先辈们英勇奋战的身影,他们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将这份信念化作实际行动,不断弘扬践行井冈山精神。“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实践队员们身在雨中的井冈山,从历史中汲取了力量。他们表示,将把井冈山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井冈山的雨,见证了队员们的执着与坚定;井冈山的山,铭记了他们的誓言与担当。红色精神,将在他们心中永远传承,照亮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