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支教队员们还组织了垃圾分类小游戏。孩子们将写有不同垃圾名称的卡片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蓝宝宝”“红危危”“黄其其”中,在游戏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茅田小学校长谭发茂表示,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向孩子们传授了环保知识,还提升了其环保意识。
健康心理筑未来
为加强孩子们的心理安全教育,支教队在仔细研究后,组织开展了一场关于“远离校园霸凌”的心理安全教育专题课。课堂伊始,支教队员们通过一段视频引入了校园霸凌的话题,询问同学们的看法。“你们认为什么是校园霸凌呢?”同学们经过思考后,举手回答:“给别人起外号”“孤立别人”“辱骂、殴打他人”……支教队员们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答案,并进一步详细解释了“骂、传、打、吓、毁”等校园欺凌的具体行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校园霸凌的多种形式。
青史国学润心田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使其深入理解中华历史的丰富内涵,支教队员们在网上搜寻了相关科普视频,并通过问答方式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同学们,汉字的由来你们知道吗?”孩子们专注地观看科普视频,探索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紧接着,支教队员手把手教他们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甲骨文、金文等古汉字,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蔡伦是东汉时期的重要人才;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在探索蔡伦造纸术的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思考,争相回答问题,通过观看科普视频和问答的形式,孩子们对古代人民的智慧有了更深地理解和敬仰。“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在“国学青”活动中,支教队员通过绕口令游戏,激发了孩子们对普通话的兴趣。他们在一次次尝试中感受“平、上、去、入”的声调,领略到汉语的独特魅力。
健康心理筑未来
为加强孩子们的心理安全教育,支教队在仔细研究后,组织开展了一场关于“远离校园霸凌”的心理安全教育专题课。课堂伊始,支教队员们通过一段视频引入了校园霸凌的话题,询问同学们的看法。“你们认为什么是校园霸凌呢?”同学们经过思考后,举手回答:“给别人起外号”“孤立别人”“辱骂、殴打他人”……支教队员们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答案,并进一步详细解释了“骂、传、打、吓、毁”等校园欺凌的具体行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校园霸凌的多种形式。
“校园霸凌不仅会给受害者带来心理创伤,霸凌者也将面临法律责任,影响终身。”支教队员周艾莲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她强调只有了解施暴者也会受到惩罚,才能有效减少欺凌事件。 “面对校园霸凌,要保持冷静自信”“记录证据并报警”“与家长和老师沟通,寻求心理咨询”……支教队员为孩子们列出了一系列自我保护的方法。同学们认真聆听,并铭记在心。校园霸凌不仅是身体伤害,更是心灵摧残。面对校园霸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说‘不’。在课堂的尾声,支教队员刘敏强调了反对校园霸凌的重要性。
“乡育乡伴,‘经’彩一夏”,支教队用爱心和智慧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口。此次活动不仅普及了心理安全知识,显著提升了当地孩子们的危机防范意识,还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此次活动也为大学生搭建了实践的平台,增强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并促进了文化交流。相信在未来的旅途中,孩子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经历,不懈学习、追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