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湖大学子三下乡:文物无声,但历史震耳欲聋

发布时间:2024-08-3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文/杨佳怡 图/叶嫣芝 于佳睿 韩朱阳)2024年7月23日,为宣传“让瓷器回归中国,让正义照亮世界在”主题文化,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于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为孩子们带来一节文化主题教育课——《逃出大英博物馆》。
在课堂上,志愿者先给学生说明了中国瓷器从商代到清朝的发展史,并且着重介绍了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激发孩子们对中国历史文物的兴趣。接着讲解了大英博物馆所陈列的中国文物,从而让学生对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历史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许多学生因此产生疑问:“如何让中国文物‘回家’?”

接着,志愿者给学生们播放了《逃出大英博物馆》小短剧,并在每一段视频结束后对视频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观看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视频全部播放完毕后,志愿者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观后感。有学生说:“....。”也有学生表示:“...。”,每一位同学都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志愿者也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文物无声,但历史震耳欲聋。我们是中国人,黑眼睛、黄皮肤、懂乡音、知归路。身在万里的文物仍不坠爱国之心,我们更应当不忘历史,不负韶华,才能实现家国永安,让属于我国的文物,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在课程的结尾,志愿者带领全体学生,共同念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点明本节课的主题,激励同学们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奋斗。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此次“江渝同舟”三下乡支教活动,志愿者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生们带来一节有意义的课堂,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更浓厚的爱国之心,也让志愿者们感受到支教的意义。

 
作者:杨佳怡 来源: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渝同舟”支教调研团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三下乡——乐乎“童”行,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