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山科学子三下乡:聆听文化回声 传播方言魅力

发布时间:2024-08-2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保护地方传统方言,弘扬传统文化保护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2024年8月1日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方言回声团以深刻了解目前山东方言的存留程度以及大众对方言保护的重视程度为目的,赴聊城市冠县蛤蟆嗡戏剧场,莘县燕塔,聊城市阳谷县张董村、蚩尤陵、景阳冈、狮子楼,青岛胶州茂腔剧团表演等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调研、收集问卷、交流访谈、发放海报、理论宣讲等形式,体会方言魅力、扩大方言保护影响力、传承优秀经典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聚精神力量。
观赏特色剧场,品味方言魅力
  实践成员在聊城市冠县蛤蟆嗡戏剧场观看表演。在调查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一起搜集具有冀鲁官话及中原官话代表性的地方特色,包括代表性建筑,代表性演出和地标性村庄,对方言地方发展的相关政策方针具有一定认知;日常生活中,实践成员关注山东方言保护与传承现状,积极探索山东方言传承和保护的方法,对山东方言在文化保护方面具有深刻认识;在前往实践之前,实践成员明确“了解方言特色,创新传保方法”的目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的叮嘱。
打卡特色景点,创新传播媒介
  实践成员针对聊城市阳谷县进行实地调研,在阳谷县进行了系统观学习。聊城市的冠县和莘县是中原官话及冀鲁官话研究的核心地区,具有很多代表性的地方景观,包括阳谷县的蚩尤陵、景阳冈、狮子楼等景区,其中还有毛泽东主席亲自为阳谷县提笔书写的诗句。方言回声团通过文字简介和实物展示,了解了聊城地区的对方言传承和保护的重视,同时也深入探索了聊城地区的文化背景。打卡水浒传的外景场地、武松打虎石碑生动刻画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的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形象,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彰显了聊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风采,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
方言保护调研,助力方言传承
  为了更好地对山东方言加以研究,团队成员展开了线下调研、收集问卷、交流访谈、发放海报等实践活动。在不影响路人生活的前提下,选在路人较为聚集的地点发放宣传海报,实践团队将提前准备好的相关知识对路人进行普及;在路人休息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路人进行线下问卷填写和交流访谈,为应对实践活动现场出现的问题,团队负责人召开临时会议,针对现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根据实践任务完成情况提出活动新思路,为后续更好的进行宣讲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扩大方言回响,传播方言魅力
  实践活动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是“山东方言保护与传承”的理论宣讲,在实践现场,团队成员按计划分工进行,对各自负责的相关部分进行宣传和讲解,参观游客不断在街头汇集,起到了较好的宣讲效果。参观游客反应积极,不断提出疑问,团队成员也做出了相应的解答,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肯定;另外,实践团还积极探索青岛胶州方言文化特色,对茂腔戏剧文化的观赏了解,为项目的调研拓展的方向和思路。
  山东方言的传承与保护不仅丰富个人的文化体验,也增强了社会的文化振兴国家的文化认同,每一个方言词汇中都藏着一片岁月的风景,一段民族的记忆,每一方言音韵,都蕴含着故土的温暖与历史的厚重,方言的保护不仅是对语言的珍视,更是对心灵深处的文化依恋,在方言的韵律中,我们听见了祖先的呼唤和文化的心跳,因此方言回声团致力了解方言特点,扩大方言影响力,传承优秀经典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道路上奉献青春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聚精神力量。(通讯员 郑小彤 徐锦)
 
作者:郑小彤 徐锦 来源: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240824/d968dfd70e68203f29fa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建茶乡新貌,始振兴之路
  • 8月15日至22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建始县马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探寻建始县马坡村茶旅融
  • 08-24
  • 传承红色基因,共话长征精神——访红军后代刘年发先生及其家人
  • 云端忆红史,共筑青春梦:红迹实践队与星火支教队共同开展网上红色教育课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