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传承优良传统,赓续革命精神——苏大学子赴江西进行红色文化实践考察

发布时间:2024-08-2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赣工星火研创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8月3日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和南昌红色记忆展示馆。

  晨光初破,成员们首先踏入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大门。这里,早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心中的圣地,每日吸引着众多人潮前来缅怀先烈。首先引入成员们眼帘的是人物雕塑《一代英豪》,五位领导人站在一起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整个场馆非常详尽细致地展现了八一起义的全部过程——危难中奋起、伟大的决策、打响第一枪、南征下广东、转战上井冈、群英耀中华。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实物史料……成员们看到了布满了弹孔和血迹的破旧军装;精致小巧的手枪;南昌起义会议的速记记录……让成员们印象深刻的是那些黑白旧照片,它们记录下了起义英雄们年轻而坚毅的脸庞,他们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革命的坚定。讲解员深情讲述着起义英雄们如何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如何在困境中坚守信仰,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革命胜利的篇章。      图为“一代英豪”雕像。胡冠杰供图    

  来到“八一枪声”的文物展柜旁,一个画着红十字的马灯让人驻足凝眸。这是起义的标识之一。战士们正是以佩戴红领带、白毛巾,在马灯、电筒和水壶上画上红十字为标志,以河山统一为口号发动了伟大的八一南昌起义。在南征下广东展示部分,陈列着南昌起义后发布的系列公告,很多都有关于军纪的要求。展区内有一张1927年8月3日的江西《工商报》,刊登着《叶挺告第二方面军同志书》,上面写道,“同志们,我们队伍中无营私舞弊嫖赌饮吃的军官,我们是廉洁的军队。”

  成员们还见证了军装的演变,群众们对于革命的支持。展区的几面墙上展示着许多革命先辈的名字,他们中有些是耳熟能详的名人,有些是默默付出的先行者,但更多的是由于战乱无从考证的无名英雄。那一串串的数字、一个个挺立的名字,就好像那虽远犹明的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每一行字迹背后,都承载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是勇气与智慧的结晶,是信念与牺牲的见证。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触摸五处革命旧址中的复原情景,走过革命将士战斗过的道路,见证八一枪声留下的弹痕,百年建筑写满骁将的光辉故事,他们的名字虽不都能被一一铭记,但他们的精神却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后人不断前行。      图为团队成员仔细浏览图像资料。胡冠杰供图

  相较于八一起义纪念馆,红色记忆展示馆就显得冷清了许多。整个场馆不是很大,就静静地立在街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但是场馆内部却布置地十分精致。成员们在一行行文字中进一步了解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阅读着报刊上登载的文章,仿佛我们也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矿井中、在革命根据地里……在无数场景中捕捉曾经的碎片。一位同学说:“很难想象他们在那个年代,为了心中的理想,吃了多少苦。”成员们也感叹这样一个精心布置的场馆鲜少有人参观,实在是可惜。在红色回忆纪念馆,成员们获得了全新的收获。了解了从“劳动童子团”到“共产主义儿童团”再到“中国少年先锋队”的诞生、红领巾的摇篮——安源,又了解了《工农报》、《红旗报》等报刊的演变和红区所发行的各类纸币,更加深刻的探讨了共产党在文化、经济等领域的早期建设,明白了革命前辈希望全方面建设新的中国的热切期望。     图为团队成员仔细阅览展出的《红旗日报》 。胡冠杰供图

  参观完后,成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心中那份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憧憬交织在一起,愈发坚定了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决心。场馆中根据时代所提供的临时展区、以及生动形象的VR展示也给成员们在新时代传承发扬革命文化予以新的启示和感悟。大家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都肩负着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重任,也都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通讯员 段烨 倪熙城)

作者:段烨 来源:苏州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建茶乡新貌,始振兴之路
  • 8月15日至22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建始县马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探寻建始县马坡村茶旅融
  • 08-24
  • 传承红色基因,共话长征精神——访红军后代刘年发先生及其家人
  • 云端忆红史,共筑青春梦:红迹实践队与星火支教队共同开展网上红色教育课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