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日,苏州大学“赣工星火研创社”暑假社会实践团队一行,怀揣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踏入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的大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青石板路上,人们行走的每一步仿佛都踏着历史的回响。
站在纪念堂外,高大的烈士纪念像下刻着纪念堂的简介: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人民革命运动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光荣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踏入那庄严肃穆的殿堂,团队成员们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他们沿着展览路线缓缓前行,目光所及的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团队成员们驻足端详着那些泛黄的照片、斑驳的勋章以及被岁月侵蚀却依然熠熠生辉的烈士遗物,心潮澎湃,难以言喻。 图为团队成员瞻仰纪念像。胡冠杰供图
在一间展示着革命英雄生平事迹的展厅里,一位团队成员被一幅画像深深吸引。画像中的袁玉冰目光坚定,就像在迷雾中窥见光明的未来。队员轻声念出画像旁的文字介绍:“马列主义先驱”、“第一位赣南党员”、“创办《红灯》周刊”……“矢愿从今坚立志,要为世界主人翁。”他的声音虽轻,却充满了敬意和感慨。
图为袁玉冰雕像。段烨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赣工星火研创社”的成员们还遇见当地的小朋友身着志愿服,戴着红领巾,正站在不远处的展台前,用他稚嫩却真挚的声音为参观者讲解着红色故事。“小小讲解员”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兴奋,似乎自己也是那段辉煌历史的一部分,眼神中闪烁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当讲到古柏烈士牺牲时,他的声音也为之一颤。当提及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坚持创作时,他的音调随之高昂。
这一幕让团队成员们深受触动。他们意识到,革命精神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逝,反而在新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些讲解员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红色基因,让革命的火种得以延续。 图为“小小讲解员”介绍革命烈士古柏。段烨供图
在结束了一天的调研后,团队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的感受和收获。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江西的革命历史,更让他们看到了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他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自己会继续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通讯员 段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