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河南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寻觅洛阳,匠心非遗”——文化传承团开启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走进唐三彩,河洛大鼓,洛阳宫灯等非遗文化,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段独特而难忘的经历,团队成员们用心感受非遗的魅力,并为非遗的传承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一眼千年,唐三彩
2024年7月6日,队员们来到了南石山村的三彩小镇,踏上了探索唐三彩之美的旅程。唐三彩以其绚丽的色彩和精美细腻的造型闻名于世,每一个作品都饱含了古代匠人们的智慧和技艺。
图为三彩马 贾华林供图
在专业的讲解员带领下,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和文化背景,见证了匠人制作唐三彩的整个流程,随后队员们亲自动手,参与到为陶马着色的过程中,用毛笔在陶艺作品上轻抚,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
图为讲解员讲解 贾华林供图
当凝视唐三彩的时候,他们知道这不仅是千年流传的技艺,更是盛世凝固成的永恒瞬间。
千年鼓韵,河洛大鼓
7月8日实践团成员们来到偃师区南蔡庄村,对河洛大鼓传承人朱继鹏进行采访,了解河洛大鼓的发展历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图为传承人讲解月牙板打法 马文华供图
图为传承人演奏 马文华供图
传承人向团队成员展示了河洛大鼓的主要乐器,如书鼓、月牙板、鼓棰、坠琴等,随后讲解了河洛大鼓的唱腔、曲风和曲目。队员们亲自动手尝试月牙板的打法,在尝试的过程中,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了其中的不易,对传承人充满了深深的敬佩。
光影流转,洛阳宫灯
7月9日,队员们来到宫灯制作工坊,亲眼见证了匠人们对传统工艺的极致追求。从木材的精选到雕刻、绘制,再到组装,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品质的追求。
图为宫灯图片 贾华林供图
在匠人们的讲解中,成员们深刻地体会到,宫灯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传统文化与匠心精神的完美结合。
图为传承人制作宫灯 贾华林供图
回顾这段旅程,队员们感慨万千,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这些非遗文化,将大国风范的技艺和美不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