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香浸满村,艺术赋新能——梨香四溢渲染乡村画卷,艺术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大学生网清远7月14日电(施妍)
农民是党的脊梁,乡村是中国的根基。为积极响应党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2024年7月12日,广东医科大学同心缘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踏着朝阳,以炙热的气息破开薄雾步入了横水村这方古朴而宁静的乡村,在连州市潭岭火热开展以“梨韵悠长,乡村新画卷”为主题的墙绘活动,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展现自己的身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七月流火,却挡不住志愿者们炽热的心。7月12日上午,同心缘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准时到达墙绘场地。通过先前调研,他们选择在横水村文化室侧方的墙面进行墙绘,由墙绘组长带头,对墙面进行修补、构图、描边和上色等步骤。实践队员们拿着画笔一笔一划描绘出独属于横水村的风水人情。昔日斑驳的墙面旧貌换新颜,一幅栩栩如生的水晶梨图跃然墙上,空气仿佛都浸满梨香,令人心旷神怡。绘画的笔刷与冰冷的墙壁触碰,像是一根导管将队员们的热情浸入白墙,让它重新拥有生机,也让水晶梨助力乡村发展的梦想开始生根发芽。

图1 队员开始绘制墙绘 通讯员林炜婧摄
“江河万里总有缘,树高千尺也有根。”梨树挺拔,根系深扎,正如同心缘服务队队员们和当地村民紧密相连的心,无论相知与否,无论远近,大家都是同肩膀并进的伙伴。炎炎夏日,画笔刷刷的声音在耳边回荡,实践队员们的汗水不断滴落,但是他们心中对于横水村未来的憧憬与期望永远都不会掉落。

图2 队员们倾情绘制乡村壁画 通讯员刘婉仪摄
璀璨艺术之光,点亮乡村振兴之路,在乡村振兴中,艺术是不可或缺的。墙绘艺术将绘画和乡村特色的结合,不仅为单调的乡村景色添加了不一样的装潢,也进一步的提高了乡村的艺术氛围。它让原本冰冷的白墙变得有温度、有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片被艺术浸润的土地上,乡土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交融。墙绘中既有“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田园风光,又有“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清新雅致。这些画面,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让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诗意的栖居。墙绘也为村民们带来了美的体验、美的追求,激发村民更多的对于美的思考、美的向往,让艺术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跨越了年龄的界限,唤醒了村民对乡土文化的深刻认同与热爱。随着墙绘的完成,一颗颗文化的种子也在潭岭人民的心中生根发芽。这些种子带着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正引领着潭岭人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追求,脚下就有道路;只要文化兴,乡村就能振兴。
璀璨艺术之光,延续乡土情怀。乡村经济发展至今,村民的目光不再局限于温饱,对艺术文化生活也有了新的追求。艺术文化不是天花乱坠的胡说一通,而是要真真切切的进入村民的生活,深耕乡村艺术文化的需求,激发乡村潜在的新生力量,将艺术文化和乡村特色融合,用艺术讲乡土,更要用乡土展现艺术。艺术为乡村赋能,通过开展各类艺术文化活动,去探索不同形态的新乡村,为乡村特色的延续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图3 墙绘成果展示 通讯员林炜婧摄
好风景好人家造就好乡村。有人烟、有想法,才能更好的延续好的乡村道路。现如今的潭岭不仅努力种植特色水晶梨促进经济发展,还不断加强对文化生活的重视,将勤劳致富和乡土文化相结合,内外兼修共同致力于创造乡村的美好前景。潭岭正以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墙绘,向世人展示着它的独特魅力与勃勃生机。队员们也相信,只要跟村民齐心协力,定能在这片土地上绘制出更多绚丽多彩的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