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积极鼓励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号召,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同学共同组成的“丹心布道”宣讲团于2024年7月10日至7月15日先后前往安徽省阜阳市第二十九中学、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中学、以及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进行中医药知识宣讲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宣传中医药文化,使青少年更深入地认识其价值,从而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中医药文化在更多的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1、领略中医魅力,萌发中医兴趣 在宣讲开始之前,我们以提问同学们谁知道“橘井泉香”以及“冬至饺子”“杏林春暖”这三个小故事的由来为切入点正式开启我们的宣讲,在提问过后,团队成员发现同学们并未了解这些小故事,大多数同学更是一无所知,在我们对三个故事的讲解过程中,同学们纷纷打起精神,积极探索未知的中医知识,随后,我们也对同学们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比如“为什么吃饺子,百姓们就不会生冻疮了呢?”“因为是以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材放在一起煮制,这些食材是暖性的可以用来驱寒助人体生发阳气,这样吃完娇耳,百姓们就会觉得身上暖暖的,不在感觉到寒冷了”,同学们都很入迷,原来我们平常吃的饺子用处那么大。许多学生表示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愿意进一步探索。

图为团队成员在讲解中医小故事
2、生活处处有中医,趣味游戏学中医 团队成员准备了八种我们日常常见的药食同源的药材饮片来让同学们进行抢答,答对的同学则会有小礼品相送,像我们的大枣,山药,当归,莲子,很多同学都能抢答出来,同学们发现中医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在我们的生活在无处不在,随后,我们进入了养生功法八段锦的讲解,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中医药健康理念和养生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图为团队成员在组织识药小游戏环节
3、学习中医专业术语,探寻人体神秘穴位 团队成员选取了“阴阳”“五行”等同学们耳熟的词汇,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来讲解,例如:阴就是太阳的背面,太阳照不到的地方;五行之间还存在着相生,相克,相乘等的关系,此外,我们现场演示了足三里、大椎穴、合谷穴、睛明穴等常用穴位的位置及其功效,同学们在自己的身上也都找到了相应穴位的位置,活动期间,师生们积极参与,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讲座和实践体验,学生们掌握了实用的中医药健康知识。

图为团队成员在向同学们讲述专业名词
通过此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能增进了学生们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了解,还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这样的活动对于参与组织的我们来说,同样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