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8 月 6 日,塔里木大学的学生们怀揣着热情与责任,踏上了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团的“三下乡”征程,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知识与活力。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团,学生们首先开展了墙绘宣传活动。他们深知墙绘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传递文化的有力手段。同学们精心策划,以普通话宣传为主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兵团精神以及胡杨精神。在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墙面上,他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一幅生动而富有内涵的作品。色彩斑斓的图案和寓意深刻的文字,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的目光。居民们纷纷驻足观看,有的甚至主动参与到创作中来,与学生们一起为这片社区增添独特的文化风景。通过这次墙绘活动,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让普通话的魅力深入人心。
为了更深入了解当地普通话普及情况和居民需求,学生们精心设计了一份以普通话普及为主题的调查问卷。他们在社区、学校、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问卷填写点,耐心地引导人们参与填写。同时,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广泛传播问卷,扩大调查范围。无论是炎炎烈日下还是忙碌的人群中,都能看到学生们认真的身影。经过对大量问卷数据的深入分析,他们更准确地把握了不同群体在普通话学习方面的需求和面临的挑战,为后续的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普通话培训课堂上,塔里木大学的学生们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学习水平的学员,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基础发音、语法规则、日常用语、文化习俗等方面。他们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和情景模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们与学员们积极互动,耐心解答疑问,鼓励学员们大胆开口练习。为了巩固学习成果,还定期组织课堂展示和交流活动,让学员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人物访谈是此次“三下乡”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们深入当地居民家中,与他们亲切交流,倾听他们学习普通话的故事和经验。通过这些访谈,学生们不仅了解到居民们对普通话的真实态度,还收集到了许多实用的学习方法和建议。这些宝贵的素材以视频、文字等形式被记录下来,并在当地广泛传播,为更多人提供了学习普通话的参考。
线上教学视频的制作也是学生们的重点工作之一。他们根据不同难度和主题,制作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普通话教学视频,包括基础发音教程、日常用语教学、文化习俗讲解等。为了让视频更具吸引力,学生们运用了生动有趣的动画和实例演示,让学习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还设置了在线互动和答疑环节,及时为学习者解决问题,提供帮助。
此外,学生们还组织了普通话朗读比赛和演讲活动。朗读比赛中,参赛者们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出良好的语言功底和情感表达能力。演讲活动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分享观点和见解的平台,主题涵盖了生活、文化、发展等多个领域。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邀请专业人士担任评委,对参赛者的表现进行细致点评和打分,让参与者在比赛中不断进步,提升普通话水平和表达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还组织了红色故事讲述活动。他们用普通话讲述革命历史、英雄事迹等红色故事,让当地居民在感受普通话魅力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故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了居民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塔里木大学学生们的这次“三下乡”活动,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团带来了知识和希望,也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推动当地普通话普及和文化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到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中,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