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安大学“赓续血脉传薪火,红色足迹映陕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胡刘村,对退伍军人魏育朝进行了深入访谈。此次访谈以“胡刘村的红色革命往事”为主题,旨在挖掘和传承当地的红色历史文化。
图为魏育朝前辈为队员们讲述当年在部队中的故事
访谈中,魏育朝前辈首先向实践队分享了他的名字寓意。“我叫魏育朝,‘育朝’谐音‘御朝’,寓意着援助保卫朝鲜。”他解释道,自己正是在国家抗美援朝的时期出生的,家人希望他能怀揣着保家卫国的志向成长。如今,已75岁高龄的他依然精神矍铄,这得益于他平时注重锻炼和规律的饮食习惯。
谈及军旅生涯,魏育朝前辈充满了自豪和怀念。他1969年入伍,1974年退役,期间参与了多项国防施工和军事拉练。“我刚入伍时,跟随部队去了内蒙古额济纳旗,参与‘人造山’国防施工。那是一段艰苦但充满意义的时光。”他回忆道。在部队中,他深刻体会到了军人的责任和使命,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体魄。
图为队员们认真聆听红色故事
对于选择成为一名军人的原因,魏育朝前辈表示,这主要是受家庭传承和书籍的影响。“我的父亲和叔叔都是军人,他们从小为我树立了榜样。”他说,“另外,年少时我读了《红岩》《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等书籍,尤其是《红岩》中江姐在渣滓洞里受尽酷刑却坚贞不屈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军人的决心。
在访谈中,魏育朝前辈还向实践队讲述了红军七十四师在胡刘村驻扎的往事。“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红军时期,但确实从老一辈人那里听说过很多故事。”他分享道,“李先念曾在此居住,红军七十四师也曾在这里驻扎过。他们还在附近的库峪进行了休整。”这些历史故事让实践队成员对胡刘村的红色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图为魏育朝前辈所居住的胡刘村景象
此外,魏育朝前辈还介绍了村子及村子周边的其他红色往事。他提到,大峪新村的白道峪监狱和陈先瑞故居都是重要的红色革命遗址。“白道峪监狱是国民党反动派士兵杀害共产党人的地方。”他沉重地说,“但现在,政府已经开始倡导挖掘红色革命历史,修缮、重建革命遗址。附近的中小学也会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组织学生前来此地缅怀先烈、接受红色教育。”
图为实践队与魏育朝前辈合影留念
访谈最后,实践队向魏育朝前辈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他的讲述让实践队成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胡刘村及其周边的红色革命历史,也让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您的经历和故事将激励我们继续传承红色精神。”实践队成员表示。
此次访谈是长安大学“赓续血脉传薪火,红色足迹映陕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重要活动之一。通过访谈退伍军人魏育朝前辈,实践队成员不仅了解了当地的红色历史文化,也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他们表示,将继续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