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苏州大学“赣工星火研创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8月2日至8月4日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前往江西省多个革命圣地开展考察学习活动。
团队成员们先后探访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南昌红色记忆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以及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通过实地采访、聆听讲解、资料收集等方式,近距离感受革命历史的波澜壮阔,深刻理解工运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精髓。
缅怀英烈,寻迹荣光
在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庄严肃穆的氛围让每一位成员都肃然起敬。通过“小小讲解员”的生动讲述,赵醒侬、袁玉冰、刘和珍、黄静源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仿佛重现眼前,他们的牺牲与奉献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心弦。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先烈遗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成为新时代合格的接班人
在得到纪念堂相关工作人员的同意之后,团队成员们对有特别价值的资料进行了拍摄和抄录。以纪念堂中的时间顺序为主要线索,从“宣传革命思想创建江西党团组织”开始,对数量繁多的资料和文物进行了详细的归类和整理,进一步加深了对革命先辈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奋斗历程的理解。
图为“小小讲解员”讲解古柏革命故事。段烨供图
溯红寻根,忆火传薪
南昌红色记忆纪念馆则带领成员们获得了全新的收获。团队成员们见证了从“劳动童子团”到“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演变历程,以及《工农报》、《红旗报》等革命报刊的辉煌岁月。了解了红区纸币发展的历史/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文字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团队成员们对共产党早期在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建设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前辈建设新中国的热切期望。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观览展出的《红旗日报》。段烨供图
溯源八一,重铸红魂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团队成员们按照起义的历史脉络,详细研究了南昌起义的全过程。他们特别关注了江西民众慰劳前敌革命将士委员会捐款给起义军的收条和回信,这些实物资料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严谨细致、有始有终的优良作风,以及工农群众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和无私奉献。在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的参观中,大家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阅读图像史料说明。段烨供图
寻根问源,薪火相传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作为本次考察的最后一站,更是让团队成员们深受震撼。这里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通过声光电等多种展示手段,团队成员们仿佛穿越到了上世纪初的安源路矿,亲眼见证了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益而进行的英勇斗争。他们被工人们艰苦的生活环境所震撼,更被他们为实现革命胜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所感动。在仿照“总平巷”设计的走廊中,暗淡的灯光仿佛将他们带入了那段血与泪的历史,和工人阶级一同争取着革命的胜利,看见工人阶级正逐渐以崭新的姿态,准备登上历史和政治的舞台。
图为团队成员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前合影。段烨供图
平总书
此次考察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们对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更激发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应奋斗其时。成员们纷纷表示要铭记这段“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革命历史,弘扬“勇于革新,敢于胜利”的革命传统,响应习近记“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号召,厚植家国情怀,绽放时代光芒,以实际行动发扬推广江西工人运动文化,让革命精神的“星火”长存。(通讯员 段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