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在这个炽热的暑期,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中一支充满激情与使命感的党史青年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丹江口党校,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采访与宣传活动。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积极的行动,深入挖掘南水北调这一伟大工程背后的故事,并通过采访党校老师和分发宣传册,传递南水北调的精神内涵与重要意义。
丹江口,这座因南水北调而备受瞩目的城市,承载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与期望。党史青年说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深知,这里是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窗口,也是传承和弘扬南水北调精神的关键所在。

(图为实践队在党校合影留念 通讯员 杨尚钰摄)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丹江口党校的校园时,实践队的队员们已经精神抖擞地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们身着统一的队服,手持采访设备和精心准备的问题,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走进了党校老师的办公室。接受采访的党校老师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的队员们。他们以丰富的知识和亲身的经历,为队员们详细讲述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背景、建设过程以及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资深的党校老师感慨地说道:“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它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是中华民族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伟大见证。”在采访中,老师们不仅讲述了工程建设中的艰难险阻,如复杂的地质条件、大规模的移民搬迁等,还着重强调了南水北调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他们指出,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了中国人民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同时,这一工程也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队的队员们认真聆听着老师们的讲述,不时低头记录着关键信息。他们被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所震撼,也被那些为了工程默默奉献的人们所感动。采访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采访让他们对南水北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和弘扬南水北调精神的决心。

(图为队员采访党校老师 通讯员杨尚钰摄)
在采访党校老师的同时,实践队的部分队员们在丹江口党校附近的街道、社区等地分发精心制作的宣传册。宣传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包括十堰党史人物杜善安和刘鼎三的故事,南水北调的工程概况、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对沿线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等。在分发宣传册的过程中,实践队的队员们积极与过往的市民交流互动。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市民们讲解南水北调的相关知识,解答他们的疑问。一位市民接过宣传册后,激动地说道:“以前只知道南水北调是个大工程,但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今天听了你们的讲解,才真正了解到这个工程的伟大之处。”

(图为队员向市民分发宣传册 通讯员温春林摄)
在整个分发宣传册的过程中,实践队的队员们始终保持着热情和耐心。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南水北调,增强了市民们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通过这次在丹江口党校的采访和宣传活动,党史青年说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成长,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传承和弘扬南水北调精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它见证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执政能力。党史青年说暑期社会实践队的这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南水北调的伟大意义,也让南水北调精神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青年投身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活动的最后,党史青年说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长表示:“这次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当下,勇担使命。我们将继续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南水北调,传承和弘扬南水北调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随着夕阳西下,党史青年说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他们的身影虽然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和自豪。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这个炎热的暑期,为南水北调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