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赴浙“戏曲进校园”调研小分队:平阳木偶,古韵新声

发布时间:2024-08-1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赴浙“戏曲进校园”调研小分队:平阳木偶,古韵新声

  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旅部联合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同年7月,浙江省教育厅也发文《关于在全省学校深入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通知》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戏曲传承发展。然而,通过前期调研发现,戏曲进校园推进情况并非乐观,在戏曲市场、教育资源、教师培养体系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

  鉴于此,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成立赴浙“戏曲进校园”调研小分队,针对该政策的实施现状展开调研工作,希望能够为这项工作的推进建言献策。2024年8月13日,暑期活动志愿者舒柠、张安慧赴温州,与平阳县创新木偶剧团的非遗传承人廖文赞老师展开了一次深入的调研访谈。

图为廖文赞老师与志愿者进行访谈。舒柠摄

栩栩木偶,续非遗传承

  字正腔圆,唱腔悠扬,锣鼓铿锵,气势恢宏。纤纤丝线引木偶,一戏千年传万年。

  平阳木偶戏,作为浙江平阳的传统戏剧,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综合性的木偶表演形式。自南宋时期便在民间流传开来,迄今已有将近千年的历史。其表演形式以提线木偶为主,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扩展项目。

  在访谈过程中访谈志愿者了解到,温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积极开展非遗“六进”,涵盖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街区、进园区、进侨区,促使百姓对非遗有更深入的了解。木偶戏也由此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被更多人所知晓。

  “全民齐跃进,戏曲奋争先。”戏曲走进万家,传承方代代相续。

访先问道,结木偶佳缘

  为使木偶戏更好地融入年轻群体,廖文赞老师说“民间表演就是要节庆一点,喜庆一点,将喜怒哀乐都融进去”。如此一来,在木偶戏与年轻群体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节目选择上进行创新,像小苹果、西游记、活佛济公等小节目更受孩子们的青睐。

  廖文赞老师还介绍了不同的木偶戏节目——“木偶小戏,就是木偶小品。比如第一个节目小沙弥下山,只有 8 分钟,随后第二个节目是猪八戒招亲,时长有半个小时。再接下来就是木偶串烧了。比如说杖头木偶变脸,还有那个老太婆像变小姑娘,舞狮等等。”

  此外,廖文赞老师同志愿者们分享来一段特殊经历:“制作小戏的经历颇为特殊,大戏和小戏的道具存在差异,大戏的线更长,大概有一米。需要站在一米高的地方操作,然后放下。观众看不到我们,而且后面类似于 LED 的背景也有所不同。”

  “关于木偶戏教学,我们会从木偶戏为何被称为非遗、如何保护、怎样创新的角度进行讲解,然后教授他们木偶的结构以及制作材料。木偶戏虽是古老的艺术,但如今也得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倘若没有政府的支持,木偶戏或许终将失传,因为像我们这一代人过后,下一代人可能就不再从事了……”木偶戏教学是戏曲进校园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木偶戏与学生建立联系的更为直接的方式。然而,廖文赞老师在介绍教学情况时,也不禁感慨非遗所面临的困境,这也凸显了戏曲进校园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紧迫性。

洞察困境,寻破局之道

  访谈的后半程,针对推进木偶戏进校园的方法与举措展开了讨论。

  首先,木偶戏进校园面临着两大困境。

  其一为学习难度。如廖文赞老师所言,“教学,尤其是教这些小孩子,面对的最大的困难是提线,按照我们的经验来说,没有三两年是提不出来的。”学习木偶戏实非易事,非一朝一夕可成,熟稔“三线八法三要素”的基本线规,才能展现木偶灵动的一颦一笑。

  其二为家长阻力。“一方面就是教育局要喜欢,然后非遗机构要支持,家长也要配合。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廖文赞老师以马灯戏为例进一步说明家长支持的重要性——“比如说南湖的马灯戏以前有学生学习,但是到现在越来越少,原因在于有很多家长就不配合,他们认为孩子要以读书学习为重。非遗难以传承,最关键在于有些人,或者说有些家长不了解非遗。”

  “有时候表演完了,如果说家长、小孩子都在,他们会上台来体验。但对木偶戏的学习主要还是体验为主,较少能很快参加或者是主动去学习的。”廖文赞老师回忆过去的演出时如是说,这也是木偶戏传承缺乏新生力量的原因所在。

  最后总结了方法举措,推进木偶戏进校园的措施有创建社团、在学校开展专业的木偶系课堂、建设传承基地、在寒假暑假举办公益的培训班、塑造学校非遗特色等。

  本次人物访谈聚焦木偶戏,同时也折射出当下非遗发展进程中所遭遇的困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反映了戏曲进校园的实际情况,也为进一步推动戏曲进校园积累了有效经验。

  “梨园代代相传续,国粹今朝更炜煌。”不断发展戏曲,守正创新,加强宣传普及,才会有更多的学生、青年人才为木偶戏的发展事业增添鲜艳色彩,让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仍不落幕。

图为志愿者与剧团成员合影。舒柠摄

作者:沈露露、周逸翔、舒柠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筑梦金银花乡处,中药产业振乡村
  • 筑梦金银花乡处,中药产业振乡村
  • 2024年7月16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邑”路前行实践团前往山东晟银药业有限公司,深入企业核心,洞察金银花产业的成长轨迹及其转型
  • 08-1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