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乡韵寻迹先锋,奏响振兴之音”实践团前往三阳乡塚头村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4-08-1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通讯员:李洪元,杨秦宇】     
      今天是2024年7月16日,是我们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第二天,今天由于天气原因,我们团队决定下午13:30在学校西门集合,由队长带领一同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三阳乡塚头村,在13:50左右到达村委会,并且等待与书记对接。
       在下午14:00左右,我们实践团队有幸与武陟县三阳乡塚头村的村书记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对接。村书记以饱满的热情迎接了我们,并亲自带领我们踏访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书记向我们介绍了村里红薯产业的华丽转身,从最初的育苗到种植再到深加工直到如今的规模化种植与深加工,冢头村历经三年产业改革,成功打造了一条集红薯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我们了解到,村里不仅拥有自己的种植基地,还生产出了高品质的富硒红薯及其深加工产品,如红薯粉、红薯淀粉等,品质高,深受市场欢迎。此外村书记还提到了近些年来到本村调研的上级领导,对冢头村的红薯产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多次强调投资与利润平衡的重要性,以及红薯产业长周期发展的潜力。他们鼓励村里继续加大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注重土地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们感受到了冢头村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村领导班子带领村民共谋发展的坚定决心。

      之后,我们分组进行了调查走访。通过与村民们的亲切交谈,我们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对村庄发展的看法。村民们纷纷表示,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与此同时还了解到当地产出的红薯色泽鲜艳、口感香甜,富含硒元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通过深加工,这些红薯被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产品,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在走访之余,我们还下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们一起劳作。我们拔除了田间的杂草,体验了农耕的艰辛与乐趣。通过亲身参与劳动,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农民们的不易与付出。同时,我们也从农民们的口中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农村生活的细节与智慧。


       随着夕阳西下,我们今日的实践活动也接近尾声。在离开之前,我们与村民们进行了简短的告别仪式。我们表达了对村民们的感激之情,感谢他们的热情接待与无私分享,村民们也纷纷表示欢迎我们再次来访,
       今日的塚头村之行,不仅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艰辛与希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与美好。我们将把这份宝贵的经历铭记于心,继续努力学习与实践,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回到这里,与村民们一起见证塚头村的华丽蜕变。
 
作者:杨秦宇,李洪元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乡韵寻迹先锋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筑梦金银花乡处,中药产业振乡村
  • 筑梦金银花乡处,中药产业振乡村
  • 2024年7月16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邑”路前行实践团前往山东晟银药业有限公司,深入企业核心,洞察金银花产业的成长轨迹及其转型
  • 08-1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