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 2024 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 长才干 作贡献”,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7月1日至20日,安徽工业大学微数学院“感悟凹凸地址文化公园韵律”实践观察团的 7 名成员走进马鞍山市的凹山地质公园,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展开实践调研,用画笔描绘自然美景,探索生态旅游新模式,唱响时代奋进之歌。
图为安徽工业大学微数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合影
随着是实践团队的不断探索过程中,发现在城市的喧嚣中,总有一些地方能够让我们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悟到文化的魅力。马鞍山凹凸地址文化公园,
是这样一片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如今,走进凹山地质文化公园,实践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地质演变的奇妙历程,感受百年矿山的历史沉淀。那些形态各异的岩石、古老的地层剖面,都是大自然与人类共同书写的历史篇章。

探索文化脉络,感受公园的发展历程
园内的工作人员说到:公园在建设过程中,按照“三原”原则(原地址、原面积、原高度),通过现场寻根、要素提取、场地美化等方法,充分挖掘南山人文底蕴,融入向山镇本土特色元素,匹配合理的空间场景,精准推进生态修复。
如今深度达海拔-210米的凹山坑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为主体的凹山地质文化公园。实践队员站在观景平台上俯瞰,昔日的矿坑仿佛化作了一块镶嵌在大地上的翠绿色“镜子”。
这里不仅有独特的地质奇观,还有丰富多样的展示形式,将地质文化与地域历史、民俗风情相融合。精心设计的科普展板、多媒体展示区和专业的讲解服务,让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能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学习地质知识,激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游览前辈事迹,激发探索热情
此外,公园还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如地质科普讲座、文化展览、研学旅行等,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和学者。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地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传承文化,弘扬凹山大会战精神
此次“马鞍山凹凸地址文化公园”之行,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洗礼和心灵的触动,更是一次责任与使命的传递和接力。它让青年人学习和传承他们的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无私奉献、勇于创新,以他们为榜样,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凹山大会战的精神在青年人心中永放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