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9日,伴随着夏日的蝉鸣与热情,一支由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学生组成的“仲夏寻根,药者探源”宣讲团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此次活动以“探寻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实践团成员们深入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汇镇,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服务与调研活动,希望可以深入了解当地村民的需求,助力乡村振兴。
传承黄岐精神,关爱空巢老人。
7月2日,实践团成员们到达汤家汇红色小镇,他们通过走访了解到当地多是空巢老人。于是实践团成员们决定利用自身所学,为老人提供简单的推拿按摩。他们用温暖的双手,轻轻揉捏老人的肩膀、背部和腿部,帮助他们缓解疲劳,放松身心。除此之外,实践团成员们还为当地居民送上了精心制作的驱蚊香包,在炎炎夏日中为他们送去一份清香和关怀。在艾草的悠香中,实践团成员们与当地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实践团成员们还利用自身的中医药知识储备,为当地居民讲解普及当地中药材资源相关知识,从而宣传和推广中医药文化。他们向居民介绍了一些当地的道地药材,如灵芝、白芷、天麻等,并讲解了它们的功效和用法,希望村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道地药材,助力乡村振兴。在此过程中,村民们对中医药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受益匪浅。在此次走访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也收获良多,他们感动于村民的淳朴热情,让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医药学子的责任和担当,希望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村民按摩。通讯员 李思怡 摄
红色遗址遍乡村,党史精神传万家。
“红色遗址,是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见证,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7月3日,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当地的红色遗址和红色剧院,它们每一处都承载着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不朽的精神。在大学生村官引领下,他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奋勇杀敌的身影,看到了乡亲们互帮互助的场景。老兵们的讲述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我党在抗日战争的伟大贡献,战士们的无畏精神和奉献精神令人动容。此次的红色之旅不仅让他们深刻理解何为红色精神,更让他们明白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他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将其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红色精神不应该只停留在历史记忆的长河中,它应该存在于当代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他们将这种精神转变为日常生活中的行动,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红色火炬在夜晚中继续为人们指引前进的方向,照亮前方的道路。
凝聚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7月8日,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段充满期待的旅程。他们的目的地是当地的农产品基地。这里的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他们首先来到是一座茶园。刚走进山中,一望无际的绿色茶园便映入眼帘,让人心旷神怡。在茶园主人的带领下,他们学习了茶叶的采摘、炒制和品鉴技巧。亲手采摘新鲜的茶叶,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让他们对茶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接着,他们来到了茶厂,参观了茶叶的加工过程。从杀青、揉捻到干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精湛的技艺。看着工人们熟练的操作,他们不禁感叹茶文化的博大精深。除了茶叶,他们还参观了当地灵芝基地。在这里,他们了解了灵芝的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以及它的药用价值。
在活动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发现当地有许多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乡村,为乡村带去勃勃生机。活动结束他们采访了前任村支书,了解了当地的产业发展状况与产业结构。通过与村支书的交流,他们了解到当地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和重视,以及政府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他们也分享了他们在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并提出一些关于当地道地药材最大利用化等的实质性建议,希望能够为当地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通讯员 候馨兰)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通讯员 栾秀英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