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情暖童心,爱满乡间

发布时间:2024-08-1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在亳州市一处宁静而偏远的乡村角落,有一群孩子,他们因父母远赴他乡务工而暂时缺少了日常的陪伴,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2024年7月14日,来自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一支社会实践团队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责任,深入亳州市齐山学校,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在课后通过家访活动,搭建起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教育发展。
下午,团队整装待发,他们带着齐山学校校长捐赠的书籍和精心准备的学习用品,驱车前往偏远的乡村,开启了一场心与心的交流之旅。他们深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触碰与关怀的传递。
  团队分为多个小组,深入田间地头,逐一走访学生家庭,与学生们及其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每到一户,团队成员都细心询问学生的家庭背景、安全教育情况、学习条件以及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和期望。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支教团队不仅加深了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也感受到了家长们对教育的渴望与期待。
“欢欢,最近学习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在王欢欢的家中,团队成员亲切地询问着她的学习与生活情况。王欢欢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她。面对老师的关怀,欢欢羞涩地分享了自己的近况,也表达了对父母深深的思念。
  在家访过程中,团队发现,尽管条件艰苦,但许多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超乎想象,家长们纷纷表示愿意为孩子的未来付出一切。
在郗佳琪家中,团队了解到她虽然家庭条件艰苦,但性格活泼开朗,学习积极认真。佳琪父母在外地务工,虽然工作繁重,但仍然会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始终支持孩子的梦想。思佳琪向成员表示,她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向更多的小朋友传授知识。
  家访过程中,团队还发现了许多家庭在教育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些家长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陈晴同学是其中一位典型代表。家长告诉团队成员,面对紧急情况,陈晴同学的应对意识不强,缺乏具体的应对策略。针对上述问题,团队成员计划在未来继续加强课上课下的安全教育,希望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陈晴等孩子的应急处理能力。
此次家访活动不仅加深了团队对留守儿童现状的理解,更为他们未来在乡村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指明了方向。团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责任与担当,让爱与希望的种子在乡村大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 汤萃娴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计信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探访曹县古韵,品味汉服风华
  • 探访曹县古韵,品味汉服风华
  • 华夏霓裳曹县出,古风今韵两相扶。为了深入感受汉服文化的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的新模式,了解曹县电商产业法治建设新业态
  • 08-13
  • 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共建法治社会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