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吾语团队:传乡音,叙文脉

发布时间:2024-08-1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方言为“表”,跃动迭代;文化为“里”,赓续不息。汉语方言不仅是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发掘方言及其背后的乡土文化,近日,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吾语团队的成员们于杭州市上城区彭埠街道开设了一门方言科普宣讲与方言调研活动,以青年实践助力文化长河绵延不息,奏响方言“守护曲”。
一、童声朗朗学杭语,稚语绵绵承古音
在方言科普课程课程开篇,孩子们跟随团队成员,以方言配音版小猪佩奇了解我国的七大方言,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快速融入课堂之中。“辰光”、“麻巧儿”等地道词汇在孩子们的口中稚嫩响起,虽然发音尚显生涩,但那份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却溢于言表。     
同时,团队成员还与小朋友一起进行了方言传声筒的特色游戏,寓教于乐,通过趣味互动的方式讲授吴语区的典型方言词汇和常用表达,帮助小朋友们对自身所在地及家乡方言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鉴于参与者年龄普遍较低,团队成员采用方言可视化的形式,把来自不同地区的方言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将北京、广东、杭州等地的方言更直观地进行对比,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方言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差异性,让方言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小朋友参与方言猜猜猜课堂互动。 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 徐唯 供图
其中一位小朋友更是表示:“我今天回家就要用学到的方言和爸爸妈妈讲话,以后也一定多和爷爷奶奶用方言交流,让他们觉得更亲切!”家长们纷纷点赞,认为这样的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方言,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杭州历史文化的兴趣与认同,让“新二代”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了归属感。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朋友合影。 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 徐唯 供图
二、吴侬软语诉乡情,方言传承永不灭
团队成员来到了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依托专业的语言学规范对符合发音人标准的老年人,有序进行方言的访谈与采集工作,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也对杭州方言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采访过程中,张爷爷令团队成员影响深刻。他谈及土话对于家庭、社区的情感联系时,眼中闪烁着光芒。他说:“土话当然重要!讲土话就会感觉很亲切,尤其是出门在外,听到土话,就像是遇到了亲人,那种温暖和归属感,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替代的。”

图为团队成员在街头采访当地居民。 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 郑若伶 供图
在采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也对方言部分词汇进行了采编与整理。杭州方言中那些看似简单的代词“你”“我”“他”,以及发音独特的“河”“湖”,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这些词汇,不仅仅是语言的组成部分,更是乡土人民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吾语团队将继续行走在访谈和调研的一线,整理搜集更多宝贵的方言财富。
每一句方言背后,都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与历史记忆,让乡土之树更加枝繁叶茂。团队负责人谈到:“方言的传承不仅仅是老一辈的责任,更是年轻一代的使命。在乡土文化传播和方言保护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会一直走下去。”他们渴望用青春的力量,书写方言传承乡土文化的新篇章。
 
作者:徐唯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探访曹县古韵,品味汉服风华
  • 探访曹县古韵,品味汉服风华
  • 华夏霓裳曹县出,古风今韵两相扶。为了深入感受汉服文化的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的新模式,了解曹县电商产业法治建设新业态
  • 08-13
  • 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共建法治社会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