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至7月30日,中国海洋大学“语你同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甘肃省舟曲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巴藏镇下巴藏村开展推普活动。
实践队成员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线下入户、入社区调查访问等形式调研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对象包括农业工作者、事业单位员工、学生等,以藏族为主。经过调研和统计数据发现当地群众在日常交流中以方言和藏语为主,其中中老年对普通话的掌握情况较差。原因是当地方言的使用习惯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其中舟曲方言在前后鼻音发音时普遍存在混淆情况,音调多以四声为主,习惯在词尾加上儿化音,同时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当地群众日常生活,工作都以方言和藏语为主,在广泛的乡音普及情况下中很少有普通话使用的情景。长期的语音习惯,造成群众在学习和使用普通话层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对此,服务队入户向群众耐心宣讲了普通话是国家提倡的主流语言以及学好普通话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制作易错读音普通话发音指导、舟曲话和普通话对照表等资料,帮助当地群众学习普通话日常用语。在这个过程中,服务队耐心纠正群众的发音,再通过对照方言进行普通话化提问的形式,帮助群众学习普通话,增加宣讲的趣味性,以达到更好的推广效力。
图为志愿者进行入户调研
少儿时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阶段,对于孩子们来说,掌握好普通话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对孩子融入社会、与人交流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服务队进入孩子们活动的社区进行普通话调研和推广活动。
图为志愿队在活动社区给孩子们宣讲、进行发音指导
图为方言和普通话对照表
大朋友小朋友欢聚一堂,深入体验方言和普通话差异。志愿者组织小朋友有序地进行前后鼻音词汇朗读挑战,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发现,相比于中老年,孩子们的普通话使用和发音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前后鼻音混淆情况依旧很普遍,志愿者从发音部位出发,帮助小朋友们改善前后鼻音混淆状况。此外,志愿者通过利用方言和普通话对照表帮助孩子们进行方言和普通话日常词语的区分,让小朋友在趣味“玩耍”中学习普通话,增强孩子们深入学习普通话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