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理论宣讲入彝乡 技术帮扶惠民心 西南科大学子前往昭觉县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

发布时间:2024-08-1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对于青年人的殷切寄语。为了促进广大青年在实干中成长,在奉献中成才,7月中下旬,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二“‘莓’丽彝乡·幸福‘番’倍”志愿服务团的青年学子以理论宣讲和技术帮扶等形式深入到了大凉山腹地昭觉县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通过志愿服务,不仅进一步实现了青年学子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切实地厚植了新农科学子的“三农”情怀。
感悟千年跨越 领悟人民情怀
志愿服务团队的第一站便选择了回望历史,深刻感受脱贫攻坚伟大工程。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曾经是凉山的深度贫困村,得益于脱贫攻坚,如今的三河村已经成为了彰显当地群众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实现生活蜕变的生动实践。团队成员深入探访了三河村,了解了彝族同胞实现两次历史性跨越的壮举,惊叹于脱贫攻坚事业为彝族百姓带来的跨越式变化。期间,团队成员还同来自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社会实践团队以青年沙龙、青年围炉夜话的形式深刻谈及了探访三河村后的所感所悟,从青言青语的交流中,青年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强化了团队成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图为五校实践团队在三河村合照 呼宏礼 供图
传播创新理论 锤炼坚毅信仰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志愿服务期间,团队成员作为理论轻骑兵将党的创新理论带到了昭觉彝乡,通过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的宣讲凝聚起彝族同胞的思想共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奉献青年力量。团队成员通过集体备课,试讲磨课,相互赛课的方式提前做好了宣讲准备,先后为昭觉县沐恩邸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三河村村委与村民带来了五场次理论宣讲。宣讲过程中团队成员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深刻讲解了党和国家对于“三农”工作的重视,细致阐释了党和国家关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部署,科学分析了昭觉县在乡村振兴赛道上的产业优势。沐恩邸社区党支部书记石一阿西在聆听旅客团队成员的理论宣讲后,对于团队的精心准备表示了感谢,并深刻地谈到,沐恩邸社区作为昭觉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正在党和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东风下不断带领着社区居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奋斗,他也切实地希望团队成员能够常到社区开展理论宣讲,以通俗易懂地方式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素养。通过理论宣讲,团队成员不仅进一步系统全面掌握了党的创新理论,更在学、思、讲的过程中不断为内心的信仰之炬注入真理的力量。
图为面向干部群众开展理论宣讲 呼宏礼 供图
传授套种技术 赋能乡村振兴
“我是土生土长的昭觉人,我们昭觉得益于独特的气候条件,草莓种植已经发展成为了特色产业”志愿团队成员张永康激动地谈到,“但是近年来,部分网络上出现的凉山网红摆拍卖惨,直播带货假冒的原生态农特产品,不仅抹黑了我们的脱贫攻坚成果,还给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正是出于对家乡产业的关心,园艺专业的张永康决定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运用专业知识共同助力昭觉草莓产业发展。团队成员选择了利用草莓番茄套种技术进一步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套种技术是一种通过合理搭配不同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显著优势。团队面向昭觉草莓产业带头人组织了一场套种技术专题培训,培训中团队成员不仅讲解了草莓番茄套种的关键技术,还邀请了当地的农业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农民分享成功案例与实用技巧。培训现场农户积极参与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培训之后,团队成员还与当地农技专家与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探讨了套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目标,以发展为动力,团队通过探索草莓番茄套种技术的运用靶向促进昭觉草莓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凉山腹地的小县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图为团队成员实地了解草莓产业发展情况 呼宏礼 供图
据悉,“‘莓’丽彝乡·幸福‘番’倍”志愿服务团先后入选了共青团中央2024年度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作物学人才培养与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主题行动,并获得了校级青年发展研究素质类教改项目的支持。志愿服务团后续还将面向校内团支部、学校周边社区等开展理论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将持之以恒发挥农科学子特长,推进乡村振兴事业。
 
作者:王颖湄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王颖湄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推普入藏乡,绘乡村新画卷:中国海洋大学“语你同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开展推普实践活动
  • 《塔大红星闪闪实践团:红色教育点亮北苑社区》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