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号,湖北经济学院星火学社社员汪琼与梁冯巧,在指导老师杨洁的带领下,驱车十堰,采访曾就读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两位校友,曾芷颖和唐博文,旨在通过与两位校友的交流,了解对方的公务员备考经验,提炼其精华,为在校生面对考研、考公和就业三道难题时,有一定的意识规划未来职业道路。
考研路上的意外转折,开启新篇章。对于无数学子而言,考研是通往梦想彼岸的桥梁,承载着对未来的深切期望。然而,命运似乎与曾芷颖和唐博文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们的考研之旅以遗憾告终。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挫折,两人没有选择沉沦,而是以一种超乎常人的冷静与理智,迅速调整心态,重新规划人生蓝图。他们认为,考研虽败,但人生未完,及时止损,勇敢探索新的道路,才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选择。于是,公务员这一职业成为了他们新的人生目标,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引领他们继续前行。
备考之路:扎实基础,高效学习。在备考公务员的过程中,曾芷颖与唐博文深刻体会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他们一致认为,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扎实的基础都是通往成功的关键。特别是法律知识的积累,不仅让他们在求学期间屡获佳绩,更为后续的公务员备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选调生考试竞争激烈,门槛颇高,但两人凭借平时的不懈努力和深厚积累,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成功通过考试,这无疑是对他们实力与努力的最好证明。
在备考策略上,他们强调效率至上。面对繁重的复习任务,他们并未盲目延长学习时间,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吸收和掌握知识点,实现了高效备考的目标。
景区公务员的日常:责任与奉献并重。唐博文作为景区区域的公务员,他的工作日常充满了挑战与责任。在旅游旺季,防火安全成为头等大事。他与同事们不辞辛劳,组织村民和执法队员在景区周围进行不间断巡逻,确保游客安全,保护自然环境。这份工作不仅考验着他们的体力与耐力,更彰显了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乡镇公务员的“多面手”风采。曾芷颖则向我们展示了乡镇公务员尤其是驻村公务员的“多面手”角色。在乡镇工作,她不仅要完成分配给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随时准备应对村里的各种突发情况,为村民排忧解难。这种“搭把手”的精神,正是乡镇公务员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她身兼数职,既是政策的宣传者,又是矛盾的调解者,更是村民的贴心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她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回首来时路,无悔前行。回望来时路,曾芷颖与唐博文都表示,虽然考研失利曾让他们一度迷茫与失落,但正是这次转折让他们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道路。在公务员的岗位上,他们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更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深知,人生充满无限可能,只要勇于面对挑战、敢于尝试新事物,即使前路布满荆棘,也终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
展望未来,他们满怀信心与期待。他们相信,只要保持初心、不懈努力,无论身处何方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正如他们所言:“即使重来,还如此走过这来时路。”因为在这条路上,他们收获了比成长、友谊与梦想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与方向。
曾芷颖与唐博文的故事是对“及时止损,勇敢前行”精神的生动诠释。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挫折与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继续前行的决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通过此次对杰出校友曾芷颖与唐博文的深入访谈,不仅为湖北经济学院的在校生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更在心灵深处为他们播种了对基层工作深刻理解与崇高敬意的种子。这次访谈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理论与实践,让学生们得以窥见基层工作的真实面貌,以及它对于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的不可或缺性。
星火学社社员梁冯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