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地域寻宝特攻队成员走访双福村 陈颖岭摄
为了进一步探索新时代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2024年8月6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暑期三下乡重点团队“地域寻宝特攻队”小分队前往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双福村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调研。
双福村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中部,地处莆田木兰溪下游,距莆田市区12公里,交通便捷。全村村域面积0.98平方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总人口数2000多人,其中回族人口1800多人,占总人口数的近90%。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图2:双福村特色大门 陈颖岭摄
双福是个有福之地,汇聚了田园、河湖、荔枝林、古厝、人文诸多要素资源;双福是个纳福之地,开辟了“水上游、陆上观、田里玩”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双福是个造福之地,人们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让“诗和远方”的幸福徐徐而来。

图3:双福村美景 陈颖岭摄
团队成员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该村通过挖掘和利用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实现了文旅融合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上,双福村以荔枝文化、“福”文化、明清古厝文化和回族文化等四个特色文化为重点,通过“党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了“享口福、享清福”双福“福文化”特色IP。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双福村的知名度,还带动了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年均增收约1.2万多元。
旅游产业的发展上,双福村积极拥抱新媒体、大数据,推动农文旅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扩展。通过央视等媒体的宣传,双福村的“荔林水乡”巨变以及乡村振兴新成果得到了全国的关注,持续提升了双福村的品牌效应。
特色项目的开发方面,双福村开发了“368双福山水宴”“小竹园”“388好再来套餐”等农家流水席和葡萄草莓采摘等特色项目,以及汉服体验、画舫船、水上游船及露营煮茶等业态,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旅游体验,还带动了村民增收。
双福村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如郭氏祠堂(村史馆)、鉴湖书院等历史建筑保存完整,孝友里居、亲仁、逢原、余庆等古巷道交错相通,这些古建筑和巷道充满了浓郁的莆仙建筑风格,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尽管双福村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依然存在专业人才短缺、系统性规划不足以及配套项目不完善等发展瓶颈。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成员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有经验的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到农村就业;定期举办培训班,提升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聘请专业规划团队,结合当地特色和资源优势,制定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旅游发展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配套设施;推动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旅游目的地的在线预订、智能导览等服务能力。
此次调研,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文旅融合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还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然而,发展中的挑战也让团队成员认识到,专业人才、科学规划以及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相信双福村将在不断完善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