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全国工厂化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专项“无人农场服务乡村振兴”现场会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柳城镇下坝村万绿智慧无人农场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承办,旨在展示我国近年来在无人农场和智能农机装备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果,并推动中国智慧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河源智农社会实践队作为受邀嘉宾,全程参与了此次盛会,不仅见证了科技的力量,更深刻理解了智慧农业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全国工厂化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专项“无人农场服务乡村振兴”现场会图片 罗志祥摄会议围绕“无人化智慧农场关键技术与装备”的主题展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赵春江,以及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郑日恒等顶尖专家受邀出席,并发表了主旨报告。罗锡文院士在报告中指出,无人农场的建设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高效化,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他强调,智能农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傻瓜化”和“自主化”,即让农民能够像使用手机一样简单地操作农机,同时让农机具备自主应对各种特定情况的能力。
罗锡文院士(右一)为参会人员介绍航空丝苗米 简晓琳摄在现场作业演示环节,河源智农社会实践队成员亲眼目睹了无人驾驶旋耕机、无人抛秧机、无人直播机等先进设备在万绿智慧无人农场的实地操作。这些设备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耕、种、管、收全过程的无人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据统计,无人驾驶的水稻直播机一个小时就能播种5亩或更多的水田,相比人工撒播水稻,效率显著提升。

无人拖拉机运作图在参观过程中,河源智农社会实践队成员还与万绿智慧无人农场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农场的数字化管理和科学施肥、气象监测等综合措施。这些科技与管理手段的结合,不仅优化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万绿智慧无人农场作为河源市首个无人农场,通过科技赋能,成功实现了耕、种、管、收一体化发展,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
突击队队员与华南农业大学技术团队成员交流学习此次现场会不仅是一次技术的展示和交流,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启迪。河源智农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对于农业生产的深远影响,也更加坚定了投身于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的决心。我们将把所学所感带回学校,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无人农场和智慧农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河源智农社会实践队的参与和见证,不仅是对这一历史进程的记录和传承,更是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期待和憧憬。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技的引领下,中国的农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广州新华学院河源智农社会实践队队员与罗锡文院士(左二)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