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6日,南京师范大学的一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绿途探索者”,在南通市海门区成功举办了以“‘湿’意栖息”为主题的湿地保护宣传活动。此次活动由郁锴欣和郑欣雨两名学生代表领衔,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与宣讲,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价值的认识,并推动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
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列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素有“世界之肾”的美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一些湿地面临着被过度开发的风险。为了唤起社会各界对湿地保护的关注,“绿途探索者”团队精心策划了此次活动,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到更多人的心田。
活动当天,团队选择了海门区卫健委作为宣讲地点,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案例,向在场听众展示了湿地的独特魅力与重要功能。宣讲内容分为三大板块:发现湿地之美、探索湿地公园奥秘、争做湿地保护者。从南京鱼嘴湿地公园的旖旎风光,到南通紫琅湿地公园的生态实践,再到泰州溱湖湿地公园的文化底蕴,每一个案例都让听众仿佛置身于那片片绿意盎然之中,感受到了湿地对于人类及自然生态的不可或缺。

图1 南通分队宣讲过程
在宣讲过程中,团队还特别提到了“训鹤女孩”徐秀娟的感人故事。徐秀娟为保护湿地生态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的故事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湿地保护不仅是一项责任,更是一种使命。
除了宣讲,团队还通过发放电子版和纸质版问卷的方式,广泛收集了公众对于湿地生态产品的认知和偏好。这些调研数据不仅为团队后续的深入分析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2 南通分队发放宣传册

图3 居民填写调研问卷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关于湿地保护的宣传盛宴,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环保教育。通过团队的努力,许多原本对湿地知之甚少的市民开始关注起这一独特的生态系统,并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到湿地保护的行列中来。
“绿途探索者”团队的成员们表示,他们将继续秉持保护湿地、亲近自然的理念,将环保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地方。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够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够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