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巍巍宝塔见初心,红色记忆深植心

发布时间:2024-08-0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多少人都曾感叹:只有登上了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7月14号,我跟随着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红韵延河畔·筑梦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塔山、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和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进行调研。
步入宝塔山景区,我们首先探访了日本工农学校遗址,这里见证了对日本俘虏的道德感化与引导,使他们摆脱根深蒂固的旧观念。这种以德服人的教育方式,不仅改变了他们的思想,也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更为深远的教育意义。这些景观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图为实践队员与游客一同参观并讨论日本工农学校遗址
站在宝塔山之巅,我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这里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随着脚步的移动,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那些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热血的先辈们。他们的身影在黄土高原上显得愈发高大,他们的精神在宝塔山的塔尖上熠熠生辉。宝塔山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年的风雨沧桑。在这片繁茂的林木间,历史文物与现代革命文物错落有致,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在宝塔山下,仰望那高耸挺拔的塔身,我心中充满了对先辈们的敬仰。他们曾在这片土地上,以血汗铸就中国革命的辉煌史诗。每当忆起他们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守信念,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场景,我心中便涌起无限的敬仰与感动。他们的精神,如同宝塔山上的烽火,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图为宝塔山
在宝塔山上,我看到了众多前来参观的人们,他们或孤身一人,或举家同行,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历史的敬重和对未来的向往。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无论是孩童的纯真,还是老人的沉稳,他们的目光中都透露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下午的阳光透过凤凰山麓的密林,洒在了这片充满历史印记的土地上。我们的脚步随着历史的召唤,踏入了凤凰山麓革命旧址。这里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更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的故事。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红军总参谋部前的一棵中国槐。这棵槐树见证了那段历史,也见证了红军与群众之间的深厚情感。据说当年红军总参谋部在凤凰山办公时,槐树仅有碗口粗,警卫员常在树上拴马,一次树皮被马啃掉一大块,朱德看到后,用毛笔写了“禁止系马”并对工作人员说要爱护群众树木,这体现了红军对群众财产的尊重及与群众的深厚情谊。这不仅是对一棵树的爱护,更是对群众财产的尊重,体现了红军与群众之间深厚的鱼水情。
图为红军总参谋部前的中国槐
前行之路永不停息,经过简单的休整,我们立即前往下个目的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从1936年6月至1945年9月,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抗大立足中国国情和革命实际,坚持教育为抗战服务的办学宗旨,培养了十余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人才基础。
通过馆内的参观,我深刻体会到了抗大精神的重要性。抗大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难、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它激励着无数抗大学员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保家卫国。这种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图为抗大学校旗帜
此次参观调研宝塔山、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和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无疑是一次对心灵的深刻洗礼和对历史的深情回眸。那屹立于延安的宝塔、凤凰山麓的旧址和抗日军政大学旧址,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中国革命精神的不朽象征。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作者:崔荣耀 来源:长安大学
  • 塔里木大学三下乡:青春助力,禁毒防艾进社区
  • 河南大学学子“三下乡”:童心港湾,暖心助学
  • 悉听民意谋发展,匠心智造筑强农——Day 3
  • 爆轰试验场之行:见证辉煌,感悟责任与使命
  • 参观上星站的心得体会
  • 参观上星站的心得体会
  • 踏入上星站遗址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一段厚重而辉煌的历史之中。头顶是辽阔无垠的蓝天,脚下是生机勃勃的草地,而眼前这
  • 08-0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