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自力更生平地起,创新合作获新生

发布时间:2024-08-0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4年7月13日,我有幸跟随长安大学赴陕西延安的“红韵延河畔·筑梦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我们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和南泥湾桃宝峪村,进行了深入的采访调研和实践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
当我们踏上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乘坐南泥湾公交,前往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每一位队员都怀揣着激动与期待。抵达目的地后,温暖的阳光洒在我们身上,仿佛是在迎接我们的到来,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先辈们曾经奋斗的热情。
走进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眼前的景象仿佛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革命先辈们手持农具,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画面浮现在眼前,他们挥洒的汗水,只为了能吃上一口米饭,喝上一碗稀饭,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标,这正是南泥湾精神的生动体现。在我心中,南泥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困境中崛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力量源泉,更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展现。
图为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的入口雕塑
继续深入展馆,我认识到了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在大生产运动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和深远影响,他们的远见卓识、战略眼光和坚定信念令我深感佩服和敬仰,尤其是毛主席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与坚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与传承。毛主席在南泥湾的讲话犹在耳畔:“困难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这些话语让我对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精神内涵也愈发清晰。用几个四字成语来概括,那就是生产自救、共渡难关,屯田军垦、保障供给,工商并进、全面发展,劳动光荣、精神永存。

图为毛主席对延安和陕甘宁地区同胞的寄语
劳动模范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精英,他们在大生产运动中展现出的精神品质,成为了共和国的宝贵财富。陕甘宁地区的大生产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人与陕甘宁边区人民同甘共苦的真实写照,是自力更生的壮丽篇章。而南泥湾精神和劳模精神,则是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它们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了解大生产运动的波澜壮阔历史,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南泥湾精神。我们应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随着午后温暖的阳光洒满桃宝峪村,我们一行人踏入了这个充满历史气息的村庄。在这里,我们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用质朴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村庄的过往与变迁,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一张张笑脸,如同山谷中绽放的花朵,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涤。
在延安炮兵学校,我们有幸目睹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武器装备,包括坦克、大炮等。这些装备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依然散发着它们曾经的辉煌。我们站在这些武器前,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硝烟与战火。这些武器不仅是战争的见证,更是和平的守护者,它们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图为团队参观延安炮兵学校
通过一天的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自然风光的美丽,更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南泥湾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参观红军广场、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革命纪念馆等地,我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在这里,我们也感受到了人民的淳朴与热情。这些宝贵的经历,将成为我们人生中难忘的记忆,激励我们不断前行。这也让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崔荣耀 来源:长安大学
  • 塔里木大学三下乡:青春助力,禁毒防艾进社区
  • 河南大学学子“三下乡”:童心港湾,暖心助学
  • 悉听民意谋发展,匠心智造筑强农——Day 3
  • 爆轰试验场之行:见证辉煌,感悟责任与使命
  • 参观上星站的心得体会
  • 参观上星站的心得体会
  • 踏入上星站遗址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一段厚重而辉煌的历史之中。头顶是辽阔无垠的蓝天,脚下是生机勃勃的草地,而眼前这
  • 08-0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