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红色沂蒙精神在新时代下的多维表达

发布时间:2024-07-2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耕国人心中的红色革命文化精神,在新时代新形势的背景下,发掘沂蒙精神全新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同时力在培养锻炼出符合时代新人要求的新时代青年学子,并启示其能够积极地专注且投身于中国红色文化精神长河的传播与发扬。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漫卷红旗映韶华”志愿团于7月21-25日分别前往苏州市常熟市琴川社区以及连云港市石梁河镇爱心暑托班开展多场沂蒙红色精神的志愿宣讲活动。
(图为 “漫卷红旗映韶华”志愿团成员合照 王颖卓摄)
 
团队成员将“沂蒙精神”与“沂蒙非遗”相结合,打造“手艺+”的“沂蒙精神”,是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举措。这不仅可以使非遗技艺在传承中焕发新的活力,更可以通过非遗技艺这一载体,将“沂蒙精神”的精髓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通过绘画以及视频等传播,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更加自觉地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青年学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通过让青年学子参与到非遗技艺的传承和沂蒙精神的宣讲中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红色革命文化的伟大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培养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还能激发他们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贡献力量的热情和动力。
在社区中开展宣讲活动,能让志愿者们与居民面对面交流,通过生动地讲解和互动体验,让“沂蒙精神”与“沂蒙非遗”的文化魅力得以广泛传播。志愿者们还将组织非遗技艺的现场展示,让居民们能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 志愿者正在进行沂蒙精神宣讲 鲍彦宇摄)

(图为 志愿者正在开展“童心绘沂蒙”活动 王颖卓摄)
同时,团队成员们也通过线下实地调研,并与相关人员进行采访交流。实地调研将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沂蒙地区的文化氛围,了解非遗技艺的传承现状以及当地人民对“沂蒙精神”的认同感。
此外,志愿者们还将试着与一些非遗传承人进行探讨,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将为志愿者们提供宝贵的参考。志愿者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项目的现状、问题和挑战,收集到真实、全面、深入的信息。这些信息将为志愿团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的项目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图为 志愿者正在展开民意调查 尤若菡摄)
作者: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王颖卓 鲍彦宇 尤若菡 来源:原创
  • 深入调查水鸟,助力守护湿地
  • 深入调查水鸟,助力守护湿地
  •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的野外调查及鸟类辩识的能力,奠定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北省神农架实践团进行社会实践的经验基础,7月23日,
  • 07-26
  • 质赢未来谋新篇,扬帆碧海逐梦行
  • 质赢未来谋新篇,扬帆碧海逐梦行
  • 在海洋康养旅游中,各种各样的海洋产业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海洋拥有的丰富资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基础,海洋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人类
  • 07-26
  • 实践感悟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院长学生助理团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华夏非遗,古韵悠长”以线下实践方式,开展社会活动。实践团队分成若干小组
  • 07-26
  • 草编——编织中的古韵今寻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院长学生助理团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华夏非遗,古韵悠长”以线下实践方式,开展社会活动。实践团队分成若干小组
  • 07-2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