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乡村产业振兴,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协同发展,加强个体户于合作社之间的联系。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青鸟联农实践团前往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进行实践调研活动。猕猴桃产业是从1987年引进源泉镇,一步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从一无所有做到产量占据山东省猕猴桃的三分之一。
7月21日,青鸟联农实践团抵达源泉镇源东村对当地村民进行调查访问。源东村是一个以猕猴桃种植为主的村庄,一进村,便能看到漫山遍野的猕猴桃果园。猕猴桃藤蔓上挂满了果实,散发出阵阵清香。这里的农户们大多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他们精心呵护着每一棵猕猴桃树,从施肥、修剪到病虫害防治,都亲力亲为。然而,源东村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由于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劳动力以老年人为主,导致一些果园的管理可能无法跟上现代化的步伐。

为了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开展培训,提高种植效率和质量。
在访问中我们了解到源东村当地成立了猕猴桃种植合作社,但是源东村的大部分农户都没有参加合作社,大多数村民选择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也有小部分村民参加了合作社。
在与农户的交流中,学子们发现猕猴桃销售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利用微商在大学校园里进行猕猴桃销售的方案。这一方案不仅能够分担农户的销售压力,还能为大学生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实现了学以致用。

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学子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作为振兴乡村的储备人才,他们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为乡村振兴的事业添砖加瓦。
山东理工大学青鸟联农实践团的学子们在源泉村的实践活动中,不仅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艰辛与希望,更找到了结合专业知识推动乡村振兴的途径。他们的故事,是青年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动体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每一位青年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通过青年学子的努力,源泉村乃至更多乡村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