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籽同心 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践团成员深入实地调研,就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及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现状与对策展开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调研显示,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调研初期,实践团成员深入研究了有关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及学生民族认同感这一主题下取得的成效,如制定了相关政策文件、建立了完善的民族团结教育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以及积极保护与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等现况,并开展会议鼓励各成员提出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如相关民族团结教育政策文件难以落实、学校教育资源匮乏、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疑难。
随后,实践团成员积极讨论,从文献书籍、实地走访、线上提问等方式探寻出相关的对策研究,如将民族团结主题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丰富活动形式,突出实践引领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研学旅行、主题讲座与分享会)、建立家校社联动机制等内容。
民族团结实践团的调研表明,深化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是当前时期的重要任务,只有通过系统性、持续性的教育和社会引导,才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促进全民族的团结进步。实践团成员也将继续关注这一领域,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实施,为我国民族团结事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