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为了深入探讨和推广普通话在促进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籽同心,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践团开展了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全面了解普通话在促进不同民族、地区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中的实际效果和潜在价值。
在调研过程中,民族团结实践团首先深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实践基地,与当地村民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普通话的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于打破语言障碍、增进相互了解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部分受访者提出,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应尊重和保护地方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
此外,民族团结实践团就普通话在促进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讨。队员们认为,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同时,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应注重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避免单一语言主导导致的文化同质化现象。
针对此次调研结果,民族团结实践团将形成一份详细报告,提出加强普通话推广力度、提高普通话教学质量、丰富普通话应用场景等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事业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