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在不同地区广泛存在。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扩大普及范围和提高质量,增强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7月23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红籽同心 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践团,深入乡村,展开推广普通话调研活动。
活动期间,团队成员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线下走访等形式,深入街头巷尾,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采访,向当地居民和商户发放宣传资料,耐心讲解普通话的重要性。不仅如此,成员们还与居民们亲切交流,分享学习普通话的技巧和方法,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说普通话,提升沟通能力。团队成员也步入当地学校,与谢校长进行谈话,进一步了解当地学生普通话水平与相关课程开设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求激发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兴趣。
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了落后乡村地区普通话使用率及推广程度处于较低水平,也意识到了讲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通过多种创新方式推广普通话,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也能起到打破各民族各地区之间语言壁垒的作用,更好实现文化、经济等多方面交流,有利于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好普通话、讲好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每一位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将会积极投身于推普行动当中,调动群众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促进民族团结,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