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明 朱轶 王唱)在地球的广阔舞台上,各个民族犹如多样化的音符,共同编织着人类文明的交响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实践团成员调查了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以及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实践团成员取得的成效有:该地方制定了有关民族团结的相关政策,开展了许多种类的民族团结活动和宣传方式,并且当地人们还积极参加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活动。这些良好的举措不仅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也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
但在调研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政策文件难以落实,学校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力度不够,例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单一、缺乏重视等等。另外,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互动也不足,影响教育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面对这些问题,实践团成员也研究出了相应的对策:首先是要重视课堂教育的作用,对教师开展培训,使其能更好地树立民族团结的价值观;其次,社会要增加资金的投入,以改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质量。
要使民族团结这一价值理念根植于人民心中道阻且长,但无论人们来自何方,拥有何种背景,如果大家都能将民族团结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积极落实,努力实践,都能够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