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缓解环境问题,守护美丽中国,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遇见绿水青山,共建碧绿江河”社会实践团队于6月24日起在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镇、常州市金坛区、连云港市灌南县、南通市如皋市丁堰镇、苏州市吴江区江陵街道等地深入农村和社区开展环保宣传实践活动。
实践进程一览前期筹备,蓄势待发实践正式开始前,我们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培训会,学习学院学姐的成功经验。学姐从项目分析、外宣报道、结项材料准备等方面条理清晰地讲解每一部分的具体做法。会后,我们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进行了沟通和探讨,对我们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安排进行了相应规划和分工。
中期开展,条理有序实践活动正式开始,团队成员分为两组各自在家乡开展环保实践宣传活动。
实践一组的刘珂同学在盱眙县黄花塘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环保志愿服务。她首先确定了杏花村、新铺村、泥沛村大中型灌区排污口位置,与小组成员蒋梓慧进行了排污口标识牌内容补充和标识牌制作安装。标识地是当地环保部门的环保检测点,对于污染物排放监测和当地环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刘珂同学在接受盱眙县黄花塘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的指导

图为团队成员刘珂在进行排污口标识牌的安装
实践二组成员参与到社区、乡村道路的清洁,志愿服务中,对道路、草丛均进行了垃圾清扫。杨瑞琪同学在苏州市吴江区江陵街道一处垃圾中转站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两项活动的开展,小组成员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环保知识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的重要性,于是制作了环保倡议书,将环保知识、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提上日程。蒋梓慧、吕佳瑶、郭心洁和朱喆同学分别在常州市金坛区连云港市灌南县和南通市如皋市丁堰镇进行环保知识宣传。

图为实践团队杨瑞琪在了解垃圾回收处理情况

图为蒋梓慧同学在向当地小学生宣讲环保知识

图为郭心洁同学在连云港市灌南县向当地居民宣讲垃圾分类知识
实践后期,回顾总结实践结束后,团队负责人刘珂组织团队成员分享实践感悟🧐并进行实践总结,对照预期实践成果,大家畅谈自己的实践收获和需要提高完善的方向。
此次环保宣传活动,从污水排放质量监测到垃圾规范分类宣传再到环保志愿服务,每一次实践行动背后,都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凝聚。本次为时七天的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实践团队成员播种下的环保意识的种子,仍在生根、发芽,不断促进当地居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保持绿水青山的美丽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