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交流中,总书记强调了“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的重要性。为了深入贯彻这一理念,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队于7月9日前往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追寻"大国工匠"的非凡历程。
实践团队抵达土坑,探寻“大国工匠”精神在当地村委的精心组织下,实践团队有幸拜访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手工木匠师傅。他热情地向实践团队成员们展示了自己的部分作品,并详细介绍了每件作品的创作理念和背后的故事。师傅强调作为工匠,要时刻保持谦虚、专注的精神状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具有艺术价值和实用性的作品,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匠人师傅精心打磨作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国工匠群体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高度的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应当在整个社会中推广那种追求卓越、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正如这位“偏毫厘不敢安”的师傅,他对木雕的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无比的专注和严谨,他对每一件雕刻作品都秉持着卓越的追求,他十年如一日地精进自己的木雕技艺。这些不仅体现了师傅个人对工匠精神的坚守,更是全社会应当广泛学习和宣传的楷模。
十年雕刻“鱼跃龙门”回顾往昔,匠心传承对于一个国家的进步至关重要,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为推动新型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展望未来,正如头雁引领群雁翱翔,我们应以不懈的奋斗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是不可或缺的。队员们秉持着工匠大师的卓越精神,立志在未来的日子里,运用所学的专业精粹,以不懈的辛劳为中国人民擘画美好生活,为中华民族的辉煌未来镌刻不朽篇章。
实践团队与匠人师傅的合影 作者: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孙柏一、徐嘉鸿、李志培/文 黄金涛/图一审: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王献挚二审: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叶善斌三审: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李治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