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晚晴团队访问田德良老师
累世的师徒传承、同门交游,不断地在辩论,阐释他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欲望,这些欲望撑起了读书人大半的脊梁骨,他们是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也是大部分民生事业的护航者。
田德良老师,今年86岁,退休已经有二十余年。田老师从小家境贫寒,仅靠着对生物学的无尽热爱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在三尺讲台上把生物学的奥秘讲给所有学生听。这些别开生面的授课画面,曾作为一句话、作为几个字,出现在学生的笔记里,昭示出一位人民教师的风尚。
对于自己所秉持的教育理念,田老师说他上课从来不点名,他认为“点名只是确认这个学生到或没到,如果学生对你这门课有兴趣,或者你讲的内容能够吸引到他,你不让他来他也会来。你的老师讲的枯燥乏味,你在说他也不会来,就算来了心也不在这。”田老师认为当老师要多和学生沟通,当朋友一样聊天。他说国人的求知欲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有去探索新的东西的欲望。
田老师在谈话中多次提到国家对他的帮助以及国家的未来寄托在当代青少年身上。田老师认为大学虽然学不到什么知识,但是他能够帮助我们开拓眼界,拓宽知识面。他说:“大学里面学的东西跟你以后的专业设计跟工作需要可能不对口。我学的是植物生理及生物化学,它是个边缘学科,既有生物学知识又有化学知识。到师专第一年,他们让我教无机化学,我在大学里面就学了一个学期,主要学的还是有机化学方面的,所以我能知道大学里面学的不一定和你今后的工作对口。”
随着采访的圆满结束, 实践队员们对田德良教授的敬意与感激之情愈发深厚。在生物系的广阔天地里, 田老师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崇高的师德, 培育了无数桃李,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子。
“晚晴”志愿服务队衷心祝愿田老师在未来的退休生活中, 继续以优雅的姿态, 享受学术与生活的双重盛宴。变化是时间的度量,万物生生不息地流转,然而匠心从未改变。如磐石坚定,在时间里永恒;如恒星闪耀,在寰宇中照亮。用时光的曲线编织品味,用持久的光热淬炼经典的艺术。“晚晴”志愿服务队祝愿田老师在退休生活中继续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激情, 享受生活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