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寻千万工程建设成就,续写乡村振兴石梁篇章

发布时间:2024-07-1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探寻千万工程建设成就,续写乡村振兴石梁篇章

   7月上旬,浙江农林大学“千万工程筑梦,乡村振兴共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7位成员来到台州市天台县石梁镇,开展实地调研,通过走访石梁镇村庄以及相关企业,了解并挖掘当地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当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背后的乡村发展模式,探寻“千万工程”提出二十余年以来的乡村面貌变化。本次调研活动深入田间地头,走入寻常百姓家,展现了浙农林大学子“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使命与担当。

图为团队成员在石梁镇社会治理中心拍摄的合照
  石梁镇位于浙江天台县北部山区,平均海拔650米以上,是浙江海拔最高的建制镇之一,其山水资源丰富,气候资源充裕,适宜种植高山蔬菜与茶叶,境内遍布名胜古迹,是一个集农、贸、游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旅游镇。
图为团队成员在石梁镇农家乐前拍摄的合照
    常言道好山好水出好茶,茶产业是天台县石梁镇农业产业之一,石梁茶叶誉有“江南茶祖、韩日茶源”之称。二十年前的石梁镇主要依赖农业和自然资源开采,以茶叶和毛竹种植为主导,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经济总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除了“靠山吃山”,许多村民只能选择外出务工。
石梁镇发展模式的转变源自2008年——省教育厅与石梁镇结成了帮扶对子,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石梁镇发展成为了农、贸、游一体的特色旅游小镇。以团队实地走访的双溪村为代表,双溪村位于浙中浙东山地丘陵生态经济地区,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负氧原子含量常年达到10000个/立方米以上,为纯天然氧吧。同时作为天台县主要的茶叶产地,在重点扶持下形成了以茶叶为主,高山蔬菜、毛竹为辅的农业发展模式,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集约化程度高。双溪村的茶叶种植已有700年的悠久历史,技术成熟,品质高。目前已通过成立合作社、注册商标并把茶叶统一收购作为兜底等措施,村民收入呈逐年递增趋势。在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推广了可提前两周上市的茶叶新品种,弥补了高海拔气候下茶叶收获期晚的不足,更好的抢占市场先机,助农增收。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餐饮行业老板进行交流
  7月6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双溪村村委会与村委会委员吴志力、潘日将、汪巧芬进行了访谈,围绕双溪村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困境,以及省教育厅帮扶下的振兴成效展开讨论。在石梁镇农技站,团队成员聆听着站长王忠兴讲述着近年来农业发展带来的致富成效。次日,实践团成员走访禾田兴黄精基地,采访基地负责人张华,探索黄精种植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作用。 
  “鳞甲出双溪,浓香方六品。” 茶叶不仅是一片树叶,更是一个朝阳产业。双溪茶园海拔600米左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了天台山云雾茶中的精品茶叶“双溪鳞甲”。村干部潘日将介绍道,因其“炒制的茶叶一片一片的,和鱼鳞一样”,所以用“鳞甲”来命名。“双溪鳞甲”色泽润朴,质重味浓,有村民形容它的回甘是“从牙缝里、喉咙中回味出的甘甜”,深受远近茶客们的喜爱。每到采茶时节,石梁镇政府还会组织举办“开茶节”等活动,吸引各地游客慕名前来,推广当地茶文化,提高茶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真正把双溪茶叶做成筑巢引凤的金名片。在浙农林大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石梁镇正向着“培养一批能人、推动一方发展、搞活一方经济、带富一方百姓”的目标稳步迈进。

 
图为团队成员与双溪村村委会成员进行访谈
  在禾田兴黄精基地,工人们正在烈日下进行黄精的“九蒸九晒”。道地药材黄精被誉为“仙人余粮”,药食同源,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等药用价值。基地负责人张华介绍了黄精基地的基本概况,他表示,基地黄精种植秉持“人种天养”理念,不施用农药、除草剂,在保证食品安全基础上发挥黄精最大功效。在科研上,禾田兴黄精基地积极与高校及研究所对接,与浙江农林大学、江南大学、杭州农科院等开展合作。其中浙江农林大学主要负责黄精病虫害监控和土壤监测工作,如在雨水增多的特殊年份对黄精叶片病菌进行防治。未来禾田兴黄精基地将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即公司提供技术和种苗,农户种植,公司统一回收的方式,带动当地经济增收,促进乡村共同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走访黄精基地
  走在生态茶园,俯瞰石梁镇全景,欣赏云雾缭绕、绿水青山的美丽乡村画卷,品味茶香四溢的“双溪鳞甲”,团队成员们不禁赞叹纷纷。这几天的调研让团队成员对于天台县石梁镇的发展模式有了深入的了解,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千万工程”提出的先进性和必要性。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扎根乡村天地宽,农业领域大有可为,接下来将把所学所悟运用到乡村振兴中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殷殷嘱托。
 
作者:夏语 来源:原创
  • “党建+”引领创新,选煤工艺自动化
  • 探寻千万工程建设成就,续写乡村振兴石梁篇章
  • 青春扎根基层 实践助力民生
  • 安徽三下乡:支教践初心,微光动冶溪
  • 安徽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提灯引路,育梦成光。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