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大食物观”的内涵,特组建了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赴南平市浦城县“大食物观主题”水稻产业服务实践队。
7 月 6 日,实践队奔赴福建浦城水稻种业科技小院,开启“三下乡”暑期实践调研之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更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产业。要达成农业现代化,种子的基础性作用不容小觑。 种质创新推动着青年们探索多元化食物源,提升人民的饮食质量。
实践队的部分队员在指导老师林荔辉的带领下,参与了主题为“聚永富,游武夷,创共赢”的永富农业科技 2024 年经销商联谊会,借此洞悉当地企业在农业领域的发展态势以及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作情况。

图为实践队员参加经商联谊会 张睿琦 供图
实践队员踏入农田,切身感受真实的农耕劳作,细致观察水稻的生长状况。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将课堂所学切实应用于实地,为乡村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队队员随老师进入农田 张睿琦 供图
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动力。在当前我国耕地和水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所以我们青年大学生要依托科技小院,秉持科技创新的理念,坚持种业创新,为建设农业强国出一份力。
践行大食物观,助力乡村振兴,青年们一直在前行,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