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福建农林大学子三下乡 几十载来初衷不改 长汀生态续写新篇

发布时间:2024-07-0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一个南方的美丽小山城。“中国国际十大友人“之一的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曾在书中写道: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福建的长汀,一个是湖南的凤凰。长汀的山美,水美,人也美。但是谁又能想到,这个森林覆盖率如今高达80.3%的地区,曾经也饱受着水土流失问题的困扰?为探索长汀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为万亩荒坡披上锦绣外衣的,福建农林大学“青马学院赴龙岩市长汀县乡村振兴实践队”近日走进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汀江国家湿地公园进行暑期实践活动,展开实地探访。
队员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古代长汀植被繁茂,生态环境良好。长汀县志记载,长汀“千蓬云集,商贾称雄“,河田更是有着”柳村八景“。这都足以证明当时的长汀生态优美,山清水秀。但当历史快进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时,由于特殊的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长期叠加效应,长汀县出现了令人错愕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绿色褪去,四周山岭尽是一片赤红色。彼时的长汀,山光、水浊、田瘦、人穷。”长汀县的水土流失治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面对队员的采访,水保站林更更站长讲到。”在项南老书记的带领下,长汀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生态治理工作。秉承着‘滴水穿石,人一我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精神,在一代一代水保人的辛勤付出下,长汀的水土流失区域终于发生了由红到绿的变化。“在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队员们了解到,长汀的生态治理,不是单调的植树造林,而是创造性地采取多种治理模式,通过”老头松“改造、小穴播草、草牧沼果循环种养、崩岗整治、林分优化、土壤改良等多方面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的建设,通过一场”绿色革命“,叫那荒山旧貌换新颜。
我们知道,水土保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而当长汀生态治理迈过了由红变绿这道坎,如何由绿变富的问题,又摆在了大家面前。山是绿了,可百姓的钱包怎么富起来呢?走进建设在汀江国家湿地公园内的中国杨梅博物馆,队员们找到了答案。
杨梅,被大众熟知的一种水果,酸酸甜甜的,一提到它总想让人流口水。但它还有不为常人所知的一重身份:生态治理先锋树种。杨梅树上结果,在地里的根系也没闲着:杨梅的根系能与放线菌共生,形成根瘤进行固氮,从而实现在瘠薄的山地生长,并且具有耐涝耐旱、省工省肥的特点。自2001年以来,长汀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三洲镇用杨梅作为水土流失先锋树种,先后种植了几万亩的杨梅树。时至今日,在使水土流失面积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杨梅还为全镇实现了超过1.5亿元的产值增加。百姓面前的荒山,不单单是由红变绿,更是由此做到了由绿变富了。长汀对生态治理几十载的艰辛努力下,森林植被恢复了,森林群落多样性上来了,森林面积增加了,水土流失变少了;昔日的“火焰山”,变成了如今的“花果山”;昔日的干涸田,变成了小水塘;昔日的小土沟,变成了小溪流。总书记曾经讲过:“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长汀做到了。
一日的探访下来,队员们感受到了长汀水土流失工作的刻苦性,同时也感受到了它的先进性。是福州市借鉴“长汀经验”对口支援甘肃定西,也是“长汀经验”入选世界生态修复典型案列。苦的是一小部分人民公仆,甜的是千千万万的长汀人民,先进的则是中国之智慧,中国之方案。
管子在《管子·立政》一章中写道:“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绿化山河属宏图也,治山治水乃世纪之工程。从“浊水荒山”到“绿水青山”,由“绿水青山”转向“金山银山”,几十载的凝心聚力,长汀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龙都大酒店合照 汪雨桐供图)
作者:仇悦翔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古渡研学,红色筑梦
  • 古渡研学,红色筑梦
  •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红色筑梦实践团走进西津渡,开启“古渡研学,红色筑梦”之旅
  • 07-07
  • 寻港志愿服务队在遂溪县北坡镇圆满完成游鱼短剧拍摄第三天活
  • 游鱼文化探秘与艺术创作 —— “三下乡”第三天活动纪实
  • 三下乡再启程:以教育之名,播撒希望的种子
  • 寻港志愿服务队下乡的第三天
  • 福建农林大学子三下乡 几十载来初衷不改 长汀生态续写新篇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