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坡镇7月7日 周敏盈讯)
脚步丈量乡村野径,志愿挥洒青春汗水。寻港志愿服务队如火如荼的三下乡活动来到了第三天,今天队员们继续兵分两路,第一队完成游鱼短剧的构思和拍摄,下午进行居民走访和问卷调研,了解当地村民对游鱼文化的认识程度;另一对根据当地政府的要求重新调整内容,继续推进游鱼墙绘。队员们通过多彩多样的形式为大家展示游鱼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一:游鱼短剧小队的队员们在商讨拍摄的细节。(王玮玮 摄)
每一幕情节,每一个场景,每一次拍摄,队员们都希望用最好的方式展现青年人弘扬游鱼非遗文化的创意和热情,以短剧展现游鱼的起源发展,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力量,让这项非遗文化能走出去。
图二:村民在对游鱼墙绘进行分享与指导。(廖健婷 摄)
传承游鱼非遗文化,既要守正创新也要革故鼎新,队员们认真学习当地村民分享关于游鱼文化的核心内容,再发挥自主创新能力,能让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得以旺盛。
图三:村民热情地为队员展示游鱼彩灯。(富旭阳 摄)
通过村民们展示的真正的游鱼彩灯,队员们对游鱼的认识也更加深刻,鲜艳多彩的游鱼彩灯寄托着当地人民对一年顺风顺水的期盼与愿景,代表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四:村民为队员们介绍当地的稻谷知识。(廖健婷 摄)
烈日当空,在进行游鱼墙绘之余,遇到了来晾晒稻谷的村民。村民热情且耐心地向服务队队员们展示自家的稻谷并科普了相关知识。这些通过代代相传以及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都是广大劳动人民宝贵的财富,在三下乡的过程中,队员们也因此学习到了更多。
图五:队员们在调研当地的小朋友对游鱼文化的了解程度。(廖健婷 摄)
时间转眼来到下午,调研实践小分队再次走近当地村民了解他们对游鱼文化的了解程度。采访更多曾年龄段的居民,收集更大的问卷样本两,能使调研报告更有说服力。